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14 我要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情...
阅读全文』...

 林江帆 杭州市京都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4个左窄右宽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我要的是葫芦》相关图片、字卡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读出不同语气。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有要求会认的生字11个,其中“藤、赛、谢”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确,“啊”轻声要注意读好。要求会写的字8个,重点写正确“想、谢、邻、怪”,写好“棵、治、盯”,尤其是“谢”的结构笔顺重点指导。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二年级 刘建华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挂、哇、慢”这三个字。    2、通过第一自然段的精读,感受到小葫芦的可爱和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3、感情朗读,读好感叹句。 ...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语文第三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二次备课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
阅读全文』...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阅读全文』...

 周婷婷    一、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则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文章语言优美,富含哲理,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的故事。    通过这篇寓言,主要告诉了学生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要让学生体会...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
阅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揭题导入    1.指导读音“葫芦”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些同学把它的名字读错了,它叫——葫芦(学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认读“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正确书写“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2.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认读会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看,...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  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致力于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全程参与、人从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2、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层层深入,体验语言文...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
阅读全文』...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一、教养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发展目标:       培养观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三、教育目标:    ...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懂得看问题要全面。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每天、可爱”造句。     3.渗透学法“顺序学习法”。     4.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
阅读全文』...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领悟寓意。    课前准备:     制作课文插图课件。    学习...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要求: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
阅读全文』...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3:练习用每天...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必然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
阅读全文』...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要求:  1、 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 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3、 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重点词句,懂得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2、 ...
阅读全文』...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角色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读出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讲故事时,请同学们注意听我是怎么讲的。待会儿请同学们也讲...
阅读全文』...

   教学内容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
阅读全文』...

 识 字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阅读全文』...

 课题 我要的是葫芦   设计者 新登镇小 徐萍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  设计理念 以朗读为载体,语感训练为突破口。抓住重点词句用心思考,在读读悟悟...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会用“每天、可爱”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  说明的道理。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
阅读全文』...

 14 我要的是葫芦  一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事物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这个道理。  ★ 情意目标:  ...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故事,想不想听?(课文第1段)  2. 听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3. 这个人非常喜欢葫芦,所以他说:  “我要的是葫芦”(出示)  4. “葫芦”中的“芦”念轻声  5. 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  ...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而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它告诉读者,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与之对应的两幅图画,主题鲜明,形象直观。教学这篇课文,要在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读...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
阅读全文』...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
阅读全文』...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4 懂得...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