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静夜思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静夜思 教学设计
[2018-04-10] [阅读次数:67]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8-03-10] [阅读次数:484]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8-03-10] [阅读次数:149]
青原区新桥小学 夏玉华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会认10个...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7-04-19] [阅读次数:159]
《静夜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第3组“美丽夜空”中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作者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设计了本课的教...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2017-04-11] [阅读次数:18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生字“低、故、乡”。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7-04-06] [阅读次数:18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 教学设计
[2017-03-26] [阅读次数:212]
课题: 8 静夜思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2017-03-21] [阅读次数:88]
《静夜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静夜思、夜宿山寺》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2017-03-05] [阅读次数:156]
第一课时 《静夜思》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
『
阅读全文
』...
部编一下第8课《静夜思》导学案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7-02-10] [阅读次数:47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因此本设计除重自主识字,还重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 教案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2017-02-09] [阅读次数:173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7-01-04] [阅读次数:387]
课前透视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公开课教案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7-04-06] [阅读次数:686]
莫秀华 教材与学情分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这首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2013-05-12] [阅读次数:1451]
6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 ...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520]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新大纲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309]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39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290]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23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217]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东升,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209]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 《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387]
设计意图: 古诗《静夜思》是小学一年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同学们对这首古诗都非常的熟悉,也十分适合少年儿童歌唱,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166]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17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163]
教学总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 4、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情分析: 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2012-06-16] [阅读次数:162]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
『
阅读全文
』...
惊爆李白《静夜思》千古之谜(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49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真可谓妇孺皆知!据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统计,约95%的孩子第一次认识并能背诵的诗歌,也就是这首诗;而如今的孩子可真是个聪明,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居然也为难住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举头望明月”的李...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思我的诗歌教学(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76]
今天改作业,发现作业本上有一题要求给句子里的“好像”找个近义词,学生有的写“真像”、“仿佛”,还有一个写的是“疑”。这一题用“疑”肯定不对,但是却给了我一个惊喜。真没想到,前两天给学生上第三课《英英学古诗》,学习《静夜思》时讲解二类字“疑”给学生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教学时我围绕英英的话来学...
『
阅读全文
』...
古诗《静夜思》教学研究(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439]
研究原因: 新大纲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又是完成这个目标的保证。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反思之五(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51]
《静夜思》是我们第一册语文中学到的第二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堪称李白诗中的经典,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背诵了,故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理解古诗上。 家长教孩子背古诗,一般不会注重字音有没有念准了,所以听孩子们背诵这首诗,要么全都是前鼻音,要么全都是平舌音,所以纠正字音...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反思之四(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35]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在教学中我这样设计: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让同学读,通过当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反思之三(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95]
《静夜思》清新朴素,明白如画,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在设计教学时,我首先考虑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其次,引导孩子们感受...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反思之二(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30]
一年一期的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好,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反思(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77]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
『
阅读全文
』...
出错——好事?坏事?——《静夜思》教学札记(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90]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总是希望在讲课前做好一切准备,绝不允许自己在学生面前出错。一直都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今天教《静夜思》这首古诗,指导朗读,理解诗意,一切都按我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接下来就是指导写字了,我让学生观察三个字中哪个最难写。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97]
说教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
『
阅读全文
』...
破解李白《静夜思》千古之谜 (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74]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真可谓妇孺皆知!据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统计,约95%的孩子第一次认识并能背诵的诗歌,也就是这首诗;而如今的孩子可真是个聪明,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居然也为难住了很多家长和...
『
阅读全文
』...
与诗人“心灵”的相会——《静夜思》教学案例(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36]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短短的“二十字”将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怀,夜深之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灼热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构成了极其浓郁的思乡意境。可是,时代变迁形成了古代汉语与现代语言的差异,拉远了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也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困难。本诗虽只短短20字,如...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2011-01-15] [阅读次数:270]
师:(指实物投影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一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才会这么圆,这么亮呢? 生:元宵节的时候。 生:中秋节的时候月儿最圆。 师:是呀,中秋节、元宵节的月儿最圆了,那样的晚上我们都与家人在一起过节呢。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 生: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
『
阅读全文
』...
我的发现——《静夜思》教学案例(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90]
[案例描述]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44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八(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320]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七 (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12]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六 (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242]
设计意图: 古诗《静夜思》是小学一年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同学们对这首古诗都非常的熟悉,也十分适合少年儿童歌唱,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五 (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76]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 《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四(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51]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东升,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8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55]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
阅读全文
』...
《静夜思》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7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
『
阅读全文
』...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西师版一年级第二册)
[2011-01-15] [阅读次数:196]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