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名师说课稿(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5-21] [阅读次数:264]
一、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整首诗口语成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特别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二、学情分析 ...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5-15] [阅读次数:91]
学习目标 1、读通、理解诗句,能形象感受语言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3、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初步了解诗人杨万里的诗风。 4、积累有关“送别诗”及其它一些诗歌...
『
阅读全文
』...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5-03] [阅读次数:541]
主备人 张新虎 授课人 陈万保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 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秀美。 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 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5-01] [阅读次数:17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理解诗句,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的寄情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情感、...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16] [阅读次数:39]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准备:课件...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16] [阅读次数:20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16] [阅读次数:19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16] [阅读次数:93]
一、说教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15课的一首古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美丽动人。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实录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16] [阅读次数:84]
一. 揭题、解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净慈寺、林子方,非常好,再读一遍。 从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早上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谁走出净慈寺呀 生:杨万里 检查预习了几遍 师:怎么样读出诗的味道...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06] [阅读次数:67]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指名读、齐读。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题目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
阅读全文
』...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优秀教案
[2018-02-06] [阅读次数:46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8个生字。 2.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 3.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
『
阅读全文
』...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2018-02-06] [阅读次数:295]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
『
阅读全文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案例(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2011-10-06] [阅读次数:1588]
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周丽 设计理念: 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践行“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平台,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氛围,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
[2010-12-06] [阅读次数:153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古诗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
[2010-12-06] [阅读次数:2232]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 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2010-12-06] [阅读次数:233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用网络搭建已知与未知沟通、衍化的桥梁,学会合理而有效地处理丰富的网络资料。 3、带领学生抓诗眼,紧扣关键词,咀嚼重点诗句,在想象中走进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在学习中有目...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10-12-06] [阅读次数:1904]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使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一 教...
『
阅读全文
』...
古诗四首第二、三课时——《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
[2004-10-22] [阅读次数:593]
第二 三课时:能借助注释说说《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自然美。加深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四首。 一、揭题,出示第三首古诗的题目,齐读题目。 二、看注解1了解作者和题目。 三、自渎课文,要求读通诗...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