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32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0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0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 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
nwà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
3,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 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 介绍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 自由阅读,注词释义,理解诗意.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遮:遮蔽,遮盖.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乱跳的珠子.
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古诗今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1, 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 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 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 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 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 思考并讨论:
1)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 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4) 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2, 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 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 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 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录象)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展开全文阅读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配乐)
5,背下来行吗 试试吧!
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 (课件出示:小池)]
1,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七,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写一两句诗.老师已经拍下了几张西湖的照片,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照片)
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反馈交流.
八,总结:愿我们杭州西湖越来越美.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0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0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下一篇: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