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蝉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1、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
阅读全文』...

 《蝉》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上课文的变化在暑假中就予以了一定的关注。新学期开学后翻看崭新的语文书,首先发现的是第一单元的《生命 生命》 被更换成了《短文两篇》,一篇是小思的《蝉》,还有一篇是席慕蓉的《贝壳》。后面一篇《贝壳》以前在苏教版的七下曾经看到过,不过《蝉》倒真是第一次看到。仔细研读之下,发现...
阅读全文』...

 《蝉》教学反思    上《蝉》这节课感觉很有趣,一是因为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向往;二是因为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探讨蝉的知识是个有趣的过程,我感觉如此,学生亦然。    文章介绍了蝉脱壳、鸣叫、听觉、视觉四个方面的知识,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学生能自己复述蝉脱壳的过程,并学会把内容写具体。教学中...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⒈学会9个生字,9注意多音字“扒、哗”的读音。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⒊读懂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关注小动物的情感,并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蝉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
阅读全文』...

   课题: 《蝉》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内容。          2、感悟作品《蝉》告诉的哲理。      3、了解作品的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重点:感悟作品蕴涵的哲理 ...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阅读全文』...

 教学内容 螳螂捕蝉  小学语文第12册第 3 单元  第 10 课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词语。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
阅读全文』...

   【师生问好,孩子宣誓】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请和我一起写写字好吗?  【孩子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师:大家都已经读过课文了,那么故事讲的是哪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生:是吴王和少年。少年】  师:对,【师板书:吴王】那这两个人谁为主?  生:少年。  师:那我...
阅读全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请同学说说自己熟悉的成语故事。  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要求以自读、散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古文所写的内容。  三、深入了解、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思路,把握寓言主旨。    2、准确把握“其”的指代作用。    3、品味方位名词、动作神态描写的精妙。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尤其是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坚持每天一则文言短文,选自《文言文...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思路,把握寓言主旨。    2、准确把握“其”的指代作用。    3、品味方位名词、动作神态描写的精妙。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尤其是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坚持每天一则文言短文,选自《文言文...
阅读全文』...

   教学要求:      1.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2.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能分析清楚“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      3.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
阅读全文』...

 金蝉脱壳    【文本分析】    1、字词:“柿”注意是翘舌音,“搜、籽”是平舌音,“协”的韵母是“ie”,“趴”不读“ba”。注意“柿”,“搜”、“配”的写法。    2、 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其神奇。    3、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4、资源链接: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金蝉脱壳的比喻意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剖析细...
阅读全文』...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
阅读全文』...

 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有描写夕阳西下时,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火烧云》;有叙述莫泊桑因为肯吃苦,勤练习,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金光大道,实践证明了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的《莫泊桑拜师》;有记述了一位科学家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他...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
阅读全文』...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
阅读全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螳螂捕蝉》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
阅读全文』...

 孙哲勇    教学目的:    1、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