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016-12-22] [阅读次数:12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并...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研究课教案
[2010-12-15] [阅读次数:87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文包诗”,文辞优美,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 然而在教学时并不能如一般的阅读教学,停留在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上,教师自身要明白“文包诗”的特点,捉摸编者编写此类题材的意图。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背诵古诗也许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理解古诗字里行间的意思,以及写作背景就比较困...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实录
[2010-12-15] [阅读次数:1424]
(扣题导入。) 上课,师生问好。 师:引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生齐读)。 师:这是一篇文包诗,再读题,听出他想强调什么? 生1: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感觉,但正确) 生2: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范读课题,强调“倍思亲”。跟读。 (...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2010-12-15] [阅读次数:450]
教学目标: 1、 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
『
阅读全文
』...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实录
[2010-12-15] [阅读次数:836]
【课前谈话】 同学们,知道我是谁吗?认识一下,我姓刘。 可是,刘老师没有信心,因为刘老师比较愚笨,前天我概括了一下,我是三丑老师,字丑、人丑、脾气丑,因而课就丑,但是上不出好课来,又怕后面的老师笑,你们能不能帮助刘老师? 刘老师除了笨,还有两个麻烦,第一呢,是我的耳朵不好,你...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0-12-15] [阅读次数:241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六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情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利用资源库展开课内与课外的多方延伸,让学生深刻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怀,陶冶情操,提高语文...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008-11-09] [阅读次数:3793]
一、谈话导入,初读诗句。 1.小朋友们,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最爱的人是谁?为什么? 2.是啊,亲人们给予了我们许多的关爱,亲人的关爱总是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力量。可是在唐朝就有一个少年,15岁就离开了家,独自一人在外求学,(音乐响起,插图出示)他就是---王维。王维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他九岁就开...
『
阅读全文
』...
每逢佳节倍思亲(网友来稿)
[2005-08-30] [阅读次数:435]
liugang 一、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 词卡、小黑板 三、教学...
『
阅读全文
』...
苏教版第五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四单元)
[2004-09-05] [阅读次数:818]
【我们一起举办诗歌朗诵会】 我会配乐朗诵…… 我会大声背诵…… 我会把……歌唱出来! 边看我给……配的图画边听我朗诵。 我会讲有关……的故事。 看我一边写一边背诵…… 我们几个人边朗诵边表演……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