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396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摭谈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网友来稿)
巢湖市城北小学 张安舒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感谢诸位牺牲双休日的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今天我将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徐校长指定的交流内容,当时我就想,我们的家长对这个话题不一定感兴趣,也许为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开家长会而感到失望,如果把今天交流的话题改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更大胆地改为“如何培养满分的孩子”,一定会更能触动我们家长的兴奋点,一定会提高会议的收听效果。可是,当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国家的一些教育法规文件,当我疏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试图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我才领会到徐校长选择这个话题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是为一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打好底色。

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良好的习惯,如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以书为伴;牛顿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不放过苹果落地这样司空见惯的小事;鲁迅惜时如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石油大王哈墨自尊自立,不接受别人的无偿施舍……

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写作业的学习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人行道等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习惯,与老师、亲戚朋友见面主动打招呼的人际交往习惯等等,自然,这些都是好习惯。但也有一些孩子好习惯没养成,却养成另外一些习惯,如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睡懒觉的生活习惯;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写字不认真的学习习惯;上公交车争先恐后地拥挤,上车后抢占座位,过马路胡乱穿行,走在街上大呼小叫的不守规矩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跌倒油瓶也不扶的懒惰习惯;还有唯我独尊,打架、骂人,说脏话、说谎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等习惯,这些都是坏习惯,甚至是恶习,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而不良的习惯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的发展,也有害于自己前途的发展。

也许有的家长说我在危言耸听,试想,如果你的学习习惯不好,又怎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你的行为习惯不好,又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又有这么一句话:“品德决定前途,能力创造奇迹,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而品德、能力、知识、学习都是靠良好的习惯培养出来的。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内容

既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一要培养孩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家长最为重视,但往往存在误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庭的学习只是做作业。我经常听到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说:“还不写字!”他们认为学习只是做作业,做作业只是写字。其实不然,家庭学习内容很多,习惯也很多。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写好汉字、做完作业后自主检查、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等等。我在班级做了个调查,家长要求孩子预习复习占的比例很少。其实预习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复习能巩固旧知能将旧知系统化,从而理解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期复习可以避免遗忘,试想,我们孩子在幼儿园背了多少古诗,一般都有100来首,但现在让他回忆,恐怕10首也背不上来,什么原因呢?就是少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学习新知一周后再复习,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剩下25%,所以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英语这类需要积累的科目。另外,现在学生写字习惯也很成问题,态度不端正,随手圈画,没有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同时执笔姿势不正确的占相当多数,不用说“三个一”了,(手离笔尖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就是笔杆倾斜的方向也不对,他们不是将笔杆斜靠在虎口上,而是垂直向上,有的甚至朝着前方,这样,孩子不是写字,而是捣字,怎能把字写好。这些孩子的写字执笔姿势都是在上幼儿园时就养成,当时我们家长只强调孩子会不会写字,能写多少字,很少顾及孩子的执笔姿势,后来上小学了,虽然老师一再强调、纠正,但收效不大,可见习惯的势力是多么强大。另外,不少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查字典,就这么跳过去;有的孩子只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课外书。多读书能扩大视野,增长智慧,积淀人生。

二要养成科学生活、自理自立的习惯。

要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搞好个人卫生,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休息、吃饭、睡觉、锻炼。培养学生做事条理有序,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收桌。我们学校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校长室打电话,让家长送书送作业本到学校,这就是没有培养好生活自理习惯造成的。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家务活再累我也情愿。”可怜天下父母心,殊不知,“智慧的火花开放在手指上。”手巧才能心灵。据统计,我国孩子每天劳动只有0.2小时(12分钟),而美国孩子有1.2小时,是我们的6倍。美国人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另外,要教育合理地消费,每天上学放学,学校门口的摊位总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不少学生出手很大方,有的学生花了钱,却买了对自己健康、成长不利的商品,所以有人规劝说:“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父母。”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做到合理消费,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一次,李嘉诚先生从酒店出来,正准备上车,口袋里的一元硬币掉在地上,李先生弯腰去捡。不料,那一元硬币却向前流却,差点就流到下水道里了,保安立马上前帮他拾起,李先生将一元钱放进口袋,又从包里取出100元钞票递给了保安。有人说他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而不值得。李嘉诚先生说:“我捡这一元是节约,不浪费;付这100元是消费,是感激。这才是合理的消费。”

三是遵守公共道德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遵规守纪、自制自律、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习惯。这方面孩子们的意识很差。我们巢湖的马路清洁工一天扫到晚,地面还是纸屑乱飞、污物遍地,我们校园的环境卫生虽然下了大力气抓,但收效也不尽人意,主要是孩子们的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要帮助学生养成言行礼貌的习惯,言行礼貌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基本要求,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我们不少同学却不会使用问候、感谢、致谦、告别等日常礼貌用语,我们家长对这方面也不太重视,如孩子上学告别,我们家长常常反复叮嘱:“要听教师的话,不要打架等”,但很少和蔼地和孩子们道一声“再见”。我想,如果我们家长每天和孩子道一声“再见”,孩子们也一定自然而然地使用告别语。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首先学会尊重他人。


展开全文阅读
四要加强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教育

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待人真诚,互相合作。做事先做人,诚信是根本。中西方教育方法却不同,有一个美国孩子因为好奇而用斧子砍了门前的一棵名贵的树木,他父亲回来后,暴跳如雷,说要查出砍树的人非好好地惩罚他不可,而这孩子却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父亲并没有惩罚他,反而欣慰地说:“虽然我失去了一棵名贵的树,但得到了儿子一颗诚实的心。”这孩子后来成了美国首任总统,他就是华盛顿。而我们中国许多父母是逼着孩子说谎话,不是吗?例如,一个孩子考试考砸了,这孩子低着头、红着脸,战战兢兢地拿着试卷,让父母签字,父母一看是红灯高挂,简直是怒不可竭,于是打骂、罚跪、羞辱、拒绝签字等惩罚措施接踵而至,孩子是弱势群体呀,只有默默地承受。第二次考试结果又出来了,这孩子又考得不理想,你说这孩子怎么办,如果如实地再把试卷呈送给父母,上次的厄运不又要降临。所以,只要智商稍微高的学生,他就会有对策,或向家长隐瞒学校考试情况,说学校近来没有举行考试;或擅自将分数改了,把69改成96;或干脆自己代签,又当妈,又当爸。当我们家长发现真相,气急败坏,数落孩子如何如何不争气,无论如何也不能撒谎啊。可是我们作家长的是否想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当初看到试卷,不是采用简单的打骂粗暴的方式,而是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出错的原因,制定提高成绩的措施,热情地鼓励孩子不要灰心,争取下一次考出好成绩,也许,孩子真的在下一次考试中能给你一个惊喜,而不是瞒天过海。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严于律已,善于合作的精神,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不骄不馁、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三、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

养成教育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完成,而我们不少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听你们老师的,你们的话就是圣旨,我们就说10句抵不上你们一句。”这话对,但又不完全对,并不是每个孩子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我们老师整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犯错误呢?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我统计了一下,由于每学年寒暑假、节假日和双休日,学生呆在家里的时间是176天,再加上每天在校时间也只有7小时左右,所以,每年有孩子们有56的时间是在父母身边的,因此,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当之无愧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角色的老师,有人说“5+2=0”,是说5天的学校教育虽然很扎实,但如果双休日的两天家庭教育跟不上,那么学校教育将大打折扣。按照我的统计,1加5就更等于0了。那么,我们怎样发挥好第一任教师的作用呢,让1加5大于6呢?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孟子。孟子天性活泼,而且模仿极强,也就是个模仿秀。开始,孟子和邻居孩子爬高上低,玩耍撕混,孟母没办法,只好搬到荒郊野外居住,野外的山冈上经常举行祭祀活动,孟子就仿哭丧。孟母一看这样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搬到闹市居住,市区内有许多人做生意,孟子就模仿做生意的哟喝。孟母只好又一次搬家,来到一个书馆,孟子做模仿彬彬有礼、读书习字。在孟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孟子终于成了一代大儒,被称为“亚圣”。

环境造就人,一个人成长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熏陶。当然,我讲这个故事不是让我们把家往学校旁边搬。关键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一是物质环境,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布置好小房间,小书桌。台湾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在学习上有所成就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环境是这样的:一是干扰少;二是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三是拥有大量的课外书籍。我想物质环境我们家长要舍得投入,无需多要求。二是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句话叫“和气生财”。我借用这句话,也说“和气生才”。不过不是“发财”的“财”,而是“人才”的“才”。“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中难免有各种矛盾的产生,这是正常的,生活中的插曲和浪花吗?但这样的浪花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翻腾,各种小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暴发,要给孩子一个安宁、祥和、温馨的家,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三是文化环境。这一点是我们不少家庭最为缺少的,当孩子在写作学习时,我们的家长却在看电视、聊天,甚至在打牌,“东边日出西边雨”,孩子心里能平衡吗?孩子学习能专心吗?我曾看过这样的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理想》,一位学生理想是当爸爸,他说,当爸爸可舒服了,我在埋头写作业,爸爸可以看电视、打麻将;我考试拼命地挣了些分,爸爸却嫌少了,可以随意地打我;冬天的早晨,我天不亮就起床,爸爸可以睡在暖和的被窝里……这篇令人深思的习作,给我们家长一些启迪。当然我们的家长也感到委曲,作为我们这年龄的家长,人到中年,是负荷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事业要发展,家庭要照顾,朋友要应酬,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心情和孩子在一起学习。但“父亲却付不清”,为了孩子,我们可再作一些牺牲,当孩子学习时,我们可以拿本书或报纸在一旁看看,现在不是提倡“亲子阅读”吗?“母子同读一本书”吗?我们可以试试。同时,我们每个家庭可适当地购书、藏书,打造一个书香家庭。

(二)扶起孩子自信的小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人的自信心对他的成长极为重要。其实,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是相差不大的,心理学研究,只有不到5%的学生智力超常;不到5%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对落后,但其他方面也许更突出,因为智力是多元的;那么90%多的学生智力都相差不大。而事实上为什么这90%多的学生不是齐头并进?有的表现悬殊很大,就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养成习惯的不同,就是因为自信的力量不同。著名文化名人于丹在解读《论语》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姑娘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18岁那年的圣诞节,母亲给了她20美元作为圣诞礼物,这位可怜的姑娘捏着20美元,低着头,顺着墙根向商店走去,当他在街上遇见人们时,发现人们的眼光都充满了不屑,是啊,谁叫自己是个丑陋的灰姑娘呢?正时迎面走来一个男孩,是这个姑娘心仪已久的男孩。可怜的姑娘心想,今天晚上,也不知他要邀请哪位漂亮的姑娘一同去跳舞。想着想着,她来到商店,准备买了一个漂亮的头花,但又嫌太贵,这时营业员已将那头花插在她的头,并惊呼:“你戴上这头花,一下子变成世上最美的女孩子。”她自己也猛然间发现自己变得光彩照人了,于是,就毫不犹豫地花了16美元买下了头花,兴奋得向街上跑去。当她走出店铺门口时,和进来一个老人迎面撞了一下,不过,姑娘也没在意。这位姑娘昂着头,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在街上走着,遇见她的人都夸她美丽、大方。她又碰到了那位男孩,男孩肯求道:“今晚能不能赔他去跳舞?”姑娘当然心花怒放,准备用那剩余的4美元再去买一个装饰品,当她跨进店里,和她出门相撞的老人说:“我知道你还回来,因为刚才你将头花掉了。”同样一个女孩,装饰并没有改变,却变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是头花弥补了她生理上的缺陷吗?不是的,是头花让她找到了自信的回归,给了她心理上的力量。所以我们家长要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扶起他们自信的小树。有句顺口溜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说起来拗口,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内心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许多遗憾。那么,“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你们班某某?”这样教育孩子的说千万不要出自我们之口。有的家长认为让自己的孩子与好孩子相比,可以树立榜样的作用,让他能够见贤思齐。其实错了,这是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科学家做了这样的试验,将一个跳跃能力很强的虫子放在一个容器内,这虫子很容易就跳了出去。后来,科学家在容器上盖上玻璃,这虫子反复跳跃,但屡屡限制,后来即使撤去了玻璃,这虫子也跳不出这容器了。所以我们家长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天高才能任鸟飞。不说小孩子,就是我们成人也不愿拿自己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比较。试想,如果今天的家长会后,哪位女士回去对她先生说:“今天我开家长会遇到你的同事某某,你看他,谈吐文雅,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并且现在已经升到了科长了,你要努力,要向他学习啊!”你先生会接受你的教育吗?不打架才怪呢。同时,我们不少家长将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也是不科学的,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如你的孩子学习成绩是差些,但劳动、体育比人家的孩子强多了,你只说别人考了多少多少分,怎么不说别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劳动积极、体质健壮。


展开余文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而我们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100%正确,因而难以发现孩子的长处。其实,我们只要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说法,孩子的脸上就会时常绽开了笑容,孩子的自信小树就会茁壮成长。我国著名排球女将朗平的女儿在美国生活,当家庭教师问朗平的女儿“4+3等于几”时,只有 6岁的朗平女儿思索了好一会儿,突然惊喜地回答:“等于6!”这位美国教师扬起大拇指说:“OK!你与正确答案只相差一点点。”南京的一位常识教育专家教自己女儿应用题,他女儿将6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做错了4道,这位专家却鼓掌说:“这么难的题,你居然做对了两道,真了不起!”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育专家关注的是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抓缺点,揪小辫子。我隔壁有一孩子写字时老是伏在桌上,他母亲虽然经常提醒,但收效不大。后来她请教我,我让她你换一种说法试试,夸一夸这孩子:“你看,我家宝宝今天写字坐得多端正!”后来,当这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时,他母亲反而夸起他来,没想到孩子就自觉地挺直身子,及时并愉快地纠正了缺点。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我们反对“棒杀”孩子,但也要警惕“捧杀”孩子。

(三)恰当地运用教育技巧

育人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不妨运用一些小手段、小伎俩,如积极的诱导、严厉的警示、善意的伪装,我姑且把这些概括成“哄”“吓”“骗”。

哄——积极的诱导。我们巢湖有句俗语:“泥鳅姓捧,小孩姓哄。”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我们采用积极方式,多哄哄孩子,让他们在愉快中接收教育。如有的学生做作业拖拉,写作业磨磨蹭蹭,一会儿倒水喝,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削铅笔,一会找橡皮,反正坐不住。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诱导方法来纠正这不良习惯。可以和孩子约定,你的作业在20分钟完成,你就可以获得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而你的作业在30分钟完成,你只有20分钟自由活动。还可以规定在一个时间内写完作业,并将钟定好闹铃,如果在闹铃响之前完成作业,就满足孩子提出的一个条件,可以是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星期天逛公园等,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作业效率就会提高,从而养成了要学就学个扎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的好习惯。

吓——严厉的警示。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孩子,对于有的孩子无理要求,胡搅蛮缠,不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必须果断地予以警示,并施加必要的惩戒,让其心灵受到震憾,从而产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有一个夫妇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要吃冰琪凌,家长满足了他。后来,孩子发现了一个特昂贵的玩具,孩子又要买,家长向其说明不可以买。孩子哪能听进去,非吵着要玩具不可,并哇哇大哭起来。这一哭,引来了许多顾客,有人劝家长说,既然孩子喜欢,你们就满足他算了。这孩子一听更来劲了,往地上一躺,说:“不给我买玩具,今天就不回去了。”这时,孩子的爸爸在孩子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便转身拉着妻子走出商场,没想到这孩子也立马爬起来,跟着跑出了商场。原来这孩子的爸爸在他耳边说:“你愿躺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我和你妈妈回家去了。”可见警示教育的重要作用,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除了给予批评教育,指出危害性的同时,还要予以警示,以免下次再犯。

骗——善意的伪装。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家长可把自己伪装起来,不必高高在上,先知先觉,可让自己变得比孩子还幼稚无知;更不必把我们的一些世俗暴露中孩子面前,可让自己变得高尚起来。如孩子做作业速度慢,我们家长可以同他比赛,并故意输给他。孩子写字不认真,我们可以和他比赛,看谁的字更工整、漂亮,同样也让他几招,给他赢几回,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作为成人,生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上,难免会接受许多社会世俗的思想,许多不良的习惯已根深蒂固地形成,但在我们孩子面前,应该展现出我们高尚的一面,哪怕是虚伪的,因为身教育重于言教育。例如,由于时间紧张,有时在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我们就常常闯红灯,但当我们带着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千万不要闯红灯,因为我们要增强孩子严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乘公交车时,上来老人,人人不让位,我们也可心安理得地坐在位上,但当我们带着孩子,就有必要站起来让位,因为我们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平时我们可以随手丢弃垃圾废物,但在孩子面前,我们要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丢乱扔,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环保意识……这样,孩子在我们的言行影响下,就会变得更高尚,更有修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习惯成自然》,不是吗?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它的形成都是多次重复的结果。例如,我们孩子每天早晨刷牙成习惯,他就不会感到麻烦,没有负担,孩子无需提醒,无需督促,自觉地完成。如果我们将孩子的学习、劳动、生活、心理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刷牙洗脸一样,还会发愁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人、成材吗?

各位家长朋友,要我们教育孩子心存高远的时候,不要忽略眼前孩子的细节表现,不要放松对孩子的日常习惯培养。今天的孩子是树枝上的一个嫩芽,明天她就是一片翠绿,长成参天大树。这样,我要恭喜诸位,你们都是成功家教者。

作者邮箱: zAS0475@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为孩子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竹乡之歌》(北师大版二册教材)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下一篇:《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