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5 2018-06-07
标签:
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望洞庭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首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
洞庭湖是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望洞庭》,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师检测:谁有信心读好?
4、指名读——再指名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古诗)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古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1、生自学第一句。
2、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诗的意思: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剥光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6、依次译讲3句到4句。
后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搁在白银盘子里小小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读出停顿和语速。
7、7、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美景赞美的思想感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这首古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
五、当堂训练(作业)
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望洞庭
两相和
镜未磨 山光
山水翠 水色美
一青螺
练习题:
一 填空
1.《望洞庭》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2.我明白了“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是形容 的,“青螺”是形容 的。
3.“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读作 。
4.“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是指 ,而不是指一种颜色,可要记住哟。
二 我有丰富的想象,我可以把《望洞庭》改写成一段话。
三 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众鸟高飞尽, 湖光秋月两相和,
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 遥望洞庭山水翠,
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做学习巩固
标签:
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望洞庭 第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独坐敬亭山 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下一篇:
《古诗三首:忆江南(白居易)》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