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816  
标签:教学论文
浅论教育的度与和谐(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阜宁县杨集镇中心小学    魏善庆

“无事不教育,关键在于度与和谐。”笔者深以为是,就此谈谈对教育的个人见解。

“度与和谐”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中所追寻的一种境界,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创造出与人的目的相一致的、凝结着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引起主体愉悦感的感性形式。“度与和谐”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和感受,是客体的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使主体感受到的满足与愉悦。因而,人们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追求和创造美的境界,即运用内在的尺度,改造客体,使之达到“度与和谐”的美的过程。

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动精神作用教育对象的协调控制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度与和谐”,体现教育活动的美的价值,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教育的美的价值对教育活动本身而言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是指引正确的教育方向。美的理想蓝图是人们教育活动中审美理想的超前反应,指引着人们在教育时,选择正确的方向。二是激发强大的教育力量,和谐的美振奋人心,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潜在创造精神,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使教育的主体和客观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三是启示最优的活动途径。教育工作者借助美的启示,往往可以直接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迅速采用正确的教育策略。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活动中,人们的实践不仅改变了教育对象,也改变了教育者自身,即在教育中,使人按照和谐的尺度改造自身,必然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

将“和谐”与“度”的美的规律融合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将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教育的主体与教育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一、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融合的人际关系就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的交往的内在美表现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外在表现是行为美和语言美。教师的人格是高品位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应从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业务能力等方向,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整体的师德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以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构建真正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爱的教育,“爱中有严,严中有度”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探询和谐美好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做为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必然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和谐的美,融入和谐的美的意念。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融入了施教者的人生体验,情感创造,是技巧的超越和升华,使受教育者感到“春风化雨”“如沐春风”的感受。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创新学习,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由选择的能力。总之,在教学活动中,由和谐效应带来愉悦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世界中的发现者、创造者,使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达到“度与和谐 ”的美。

三、创造和谐的美的活动环境。

要按和谐的规律来建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美的活动环境会给人们带来美感的满足,激发出创造的热情,提高活动的效率,环境美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合于社会活动的需要,和谐的工作和劳动条件与活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相协调。教育活动中应坚持“环境育人”原则。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建设,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校园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能使校园融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于一身,赏心悦目的景观、恰到好处的设施、科学适用的工具能给教育的主客体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愉悦,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追求和谐有度的教育管理境界。

教育管理必须按教育的客观规律进行,又必须按美的规律来创造,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全新的世纪,我们的办学理念迫切需要革新与提升,以达到“度与和谐”的境界。最重要的是注入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理念,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融合,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管理中关键是教师潜能的开发,给教师以人文关怀,鼓励教师终身学习,给教师以成功的体验,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追求与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使管理达到“度与和谐”的美的境界。

“度与和谐”的教育境界,是教育美学价值的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给受教育者创造与发展的空间,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和潜能,促进全体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境界。

简介:魏善庆 ,汉,男,72年8月生,江苏教院教管系毕业,现任阜宁县杨集中心小学校长。

 
标签:教学论文 浅论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利用电教媒体 提升习作能力(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作文评语也应因类施“评”(教师中心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