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81  
标签:教学设计 第11册教学设计 S版第11册教学设计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文字看似平实.却能深透心灵,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篇名作。叙述了童年时母亲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为母亲包花边饺子的故事。文章以朴素平和的文笔,娓娓倾诉了母子情深。

  设计理念:

    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悟母子情深。跨越文本,走进生活,体验母子情深。活化文本,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理解“拮据、破天荒、花招、威风凛凛、大吉大利、头头是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1、板书:爱

     看到这个熟悉的字眼,你最先想到的是谁?的确,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2、出示“爱”的繁体字。

     通过繁体字的爱,你领会爱的含义吗?爱要用心感悟,爱更要用心表达。所以我们常用“心”来表示爱。板书爱心

   3、我国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复兴的名篇:《花边饺子里的爱》。看看作者和他的母亲是怎样“用心”来表达爱的。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花边饺子里有爱?花边饺子里有什么样的爱?

     (3)花边饺子里的爱,母子的“用心”体现在哪儿?

       [在和学生谈“爱”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课题质疑,既加强课文的了解,更为下面阅读分析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认识多音字:看火中的“看”(kān)、和面中的“和”(huó)、系上围裙中的“系”(jì)。

   2、完成阅读检测,交流阅读成果:

    (1)把花边饺子的样子打上横线。

    (2课文按顺序写的,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件事情:

      小时候;长大后,。

    (3)把中心句打上波浪线,它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从问题入手促学生读懂课文,通过阅读检测使学生感知课文大意,并以此为契机理清文章思路和表达顺序,提高初读的效率。]

  三、提问质疑,研读课文

    每个同学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许重复,看谁的问题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预设:

    1、全文分几部分?(谁来帮忙?)

    2、过渡句有什么作用?(你想叫谁来回答呢?)

    3、我们该怎样对待父母?(有点意思,每个同学都该好好思考。)

    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子俩是在“用心”表达爱?(师生所见略同,这正是老师要提的问题。)

   [通过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提问,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引出课文的重难点。]

  四、走进童年,体会母爱

   1、思考:童年的花边饺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妈妈的良苦用心?

   2、交流后出示课件:

     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1)理解“花招”是什么意思?(花招:原意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本课中的“花招”是指巧妙的办法。)妈妈的“花招”是什么?

    (2)妈妈为什么要耍这个小花招儿?(那时,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体会当时生活的拮据。“拮据”“挨”可换为什么词?(拮据;缺少钱,景况窘迫。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3、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花边饺子里,包的不仅是肉馅儿,还包了什么?(浓浓的母爱,全家人的快乐和幸福。)猜猜妈妈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孩子快乐成长。)

     浓浓的母爱,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此刻你对那一个个花边饺子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句子。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一份浓浓的爱。

   4、有感情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虽然生活艰难,可有妈妈的呵护,我们依然快乐成长。

     [紧紧围绕“用心”一词层层展开,体会浓浓的母爱。通过转变角色、朗读感悟等让孩子们用真实的心灵去触摸妈妈那颗心,让学生从品读词句中感知课文的情感。在思想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感受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

  五、走进成年,感受孝心

    小时候,妈妈的花招儿,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无声的浓浓的母爱。时光悄然流逝,乌鸦反哺,人之常情。长大以后,“我”又是怎样回报的呢?我们认真读读课文4至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8自然段,想想“我”的用心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能通过哪个词感受到?(常包饺子,花招)

    2、反馈交流。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花边饺子。

    3、“我”为什么耍这个花招? (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


展开全文阅读
    4、妈妈的花招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那我的花招给妈妈带来的是什么?(快乐、惊喜) 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

    5、在“我”的“花招”里,你感受到花边饺子里到底包的是什么? (儿子对母亲拳拳的孝心)

    6、分角色朗读生日这天的对话,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对母亲的爱。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

     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思考:妈妈教会的仅仅是包花边饺子吗?(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懂得关爱他人,教会“我”懂得感恩。我用相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也教会了我们:要感恩母亲。)

   2、课堂小结:

     小小花边饺子,浸满浓浓真情,它是爱的象征:艰苦岁月里的肉馅饺子,蕴涵着浓浓的母爱;幸福时光中的糖馅饺子,倾注着拳拳的孝心。作者用“爱”的情感之线手法,将相隔数十年的两种花边饺子,编织在文中。没有精彩片段,没有华丽词语,但是作者通过最平凡的生活、最朴实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还是从“用心”入手,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花边饺子给母亲带来的无比惊喜,体会作者的拳拳的孝心。引领学生体验我利用妈妈教会我包的花边饺子报答了无私的母爱,再次认识文中的“花边饺子”的内涵:爱的象征。]

  七、拓展延伸,感受母爱

   1、伴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欣赏一组有关母爱的图片,勾起我们爱的回忆。

   2、有时候,爱在轰轰烈烈的壮举里;更多的时候,爱在平平淡淡的细节中。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唯有不变的,是点点滴滴爱的回忆。欣赏了这些图片,想想自己的母亲,再想想我们自己,此时此刻,你内心是什么滋味?

    预设:

    (1)感动,为什么?(懂事的你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你因爱而感动。)

    (2)伤心内疚,什么地方让你伤心内疚?(幼稚的你,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从没想到过如何去回报父母。及时弥补,不要让人生再有遗憾。)

    (3)甜蜜欣慰,哪一件事让你感到欣慰?(你的孝心让老师感动,更让老师欣慰。)

   3、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要用心感悟,爱要用心表达。伴我们一路走来的是——母亲,温暖我们一生的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爱,那人是——母亲;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爱叫——母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最美的语言,用最真的情感来表达我们的心声吧!

   4、播放《感恩的心》,让学生上黑板写。

  八、布置作业,感恩母亲

    享受爱是一种幸福,付出爱更是一种幸福。要用心地感受爱,更要用心地奉献爱。回家,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孝心吧!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活化文本,使阅读教学成为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过程。]

  板书设计:

             14 * 花边饺子里的爱

                 浓浓母爱

             母          子

                 拳拳孝心

 

标签:教学设计 第11册教学设计 S版第11册教学设计 花边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