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
阅读:1802  
标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时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2008年9月1日

周次 第1—2周 教材、单元内容、课时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10课时)科

任 邱小清 科组负责人 舒建梅 教导处负责人 唐翠娥

单元教学计划 基础

知识 1、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2、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基本

技能 1、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会用0—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3、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数学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内容

准备课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练习课

玩具

练习课

小猫钓鱼

练习课

文具

练习课 课时目标

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初步行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Δ※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品教育。

Δ※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Δ※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渗透对应的思想和符号化的意识。

Δ※学会写1—5各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分类的意识。

Δ加深巩固1—5各数的写法,※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渗透猜测的意识。

Δ理解0的意义,※掌握0的写法。

Δ巩固0的写法,※初步感受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Δ※学会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书写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一对应的意识。

Δ※加深巩固6--10各数的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10各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初步养成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会写1—10各数,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在数数、读数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让学生做排队游戏,帮助他们理解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顺序。

3、学写数时,可让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不要急于求成,还要强调学生正确的读写习惯。

   (注:Δ表示课时重点;※表示课时难点。)

西乡中心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计划

2008年9月1日

周次 第3周 教材、单元内容、课时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比较》(5课时)科任 叶燕梅 科组

负责人 舒建梅 教导处

负责人 唐翠娥

单元教学计划 基础知识 在理解高矮、轻重、长短等术语含义的基础上,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 

基本

技能 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用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经历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学会比较的方法,初步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动手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划分



课时

教学

目标 课时    内容                        目标

1   动物乐园   Δ※初步学会比较大小、多少的方法,认识并理解“>”“=”“<”的含义,学会用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练习课     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大于与小于及等于的含义,※巩固用符号表示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与推理能力。 

3   高矮       Δ※通过比较物体高矮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

相对性,体验比较物体高矮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4   练习课     Δ※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初步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5   轻重       Δ※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物体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用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经历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学会比较的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全文阅读
教学难点:1、理解“>”“=”“<”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用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2、学会“比较”的方法,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重难点

的方法 1、借助“动物乐园”等有趣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帮助学生理解“>”“=”“<”等符号的意义,学会比较的方法和用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编儿歌帮助学生识别“>”“=”“<”等符号。

(注:Δ表示课时重点;※表示课时难点。)

西乡中心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计划

2008年9月1日

周次 第4—8周 教材、单元内容、课时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整理与复习(一)》《大家来锻炼》(20课时)科任 赖伟华 科组负责人 舒建梅 教导处负责人 唐翠娥

单元教学计划 基础知识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意义;

3、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基本

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标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内容

有几支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练习课(一)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练习课(二)

练习课

分苹果

练习课

操场上

练习课

乘车

练习课(三)

练习课

整理和复习(一)A

整理和复习(一)B

大家来锻炼 课时目标

Δ在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读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Δ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列出不同加法算式。

Δ※灵活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熟练的计算出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

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得减法算式的意义,熟练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Δ※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复习几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熟练5以内数加减法计算。

Δ使学生学会“6”.“7”的加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Δ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正确口算“8”,“9”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Δ※能熟练有序的写出8  9的加减法算式。

Δ巩固9以内的加减法。※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Δ※培养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灵活熟练的进行计算。

Δ※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体会如何凑十。

Δ※学会凑十法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Δ※解决求谁比谁多(少)的简单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Δ※理解比较与加减法的联系,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Δ※加深加减法含义的理解,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应用连加、连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Δ※熟练地进行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正确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Δ※通过综合练习,熟练进行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Δ※将10以内加法算式整理成表并发现规律,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Δ在整理减法表中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过程,※熟练计算10以内的减法。

Δ※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学

重难点 Δ1 认识加减法的含义;2 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3 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 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3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重难点

的方法 1 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

2 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结合;

3 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注:Δ表示课时重点;※表示课时难点。)

西乡中心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教学计划

2008年9月1日

周次 第8周 教材、单元内容、课时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

《分类》(3课时)科任 邱小清 科组

负责人 舒建梅 教导处负责人 唐翠娥

单元教学计划 基础知识 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思想,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基本

技能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标 课时    内容                        目标

1   整理房间    Δ※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   练习课      Δ※让学生学会按照给定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3   整理书包    Δ※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   练习课      Δ※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2、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解决重难点

的方法 1、在教学中,让学生给水果、男女生、桌椅、几何图形等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对几何体和图形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体会分类在不同的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柜,亲身经历分类的过程,互相交流整理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注:Δ表示课时重点;※表示课时难点。)

 
标签: 北师大版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新世纪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编写说明2 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
下一篇:西乡中心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