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题临安邸/林升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优秀教案
[2020-01-06] [阅读次数:318]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题临安邸、示儿、己亥杂诗)基于课标教学设计
[2019-11-02] [阅读次数:337]
12古诗三首 教材来源: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主题:古诗三首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五(上)《题临安邸》说课稿(优质课)(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2019-10-08] [阅读次数:12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题临安邸》。(板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说教材的出处、内容。 本文是南宋诗人林升在杭州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诗。当时南宋统治集团在临安...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示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2019-10-07] [阅读次数:164]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本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本...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2019-10-07] [阅读次数:5810]
学习内容简析: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到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2019-10-06] [阅读次数:236]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名师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2019-10-06] [阅读次数:25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在诵读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205]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278]
教材分析:《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触景伤情,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感概,一语双关,剑指南宋统...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1211]
学习内容简析:《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到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学习目标:...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161]
一、背景介绍,情境导入 1.你们了解宋朝的历史吗? 2.出示北宋的地图。北宋的首都在汴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看一看北宋的疆域。 3.但在公元1126年,金人攻入汴州,不仅俘辱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而且侵占了北宋的大片国土。宋高宗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现在的杭州即位,史...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119]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127]
一、播放《示儿》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 2、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 3、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金国) 师述: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
『
阅读全文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2012-06-06] [阅读次数:126]
【教学内容】 《题临安邸》 【教学理念】 1、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2、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
『
阅读全文
』...
《古诗二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教学赏析(网友来稿)
[2004-11-14] [阅读次数:1004]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