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19 鸭子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2017-05-08] [阅读次数:9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是写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对方做客,但招待客人的食物...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2017-03-14] [阅读次数:31]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2016-07-24] [阅读次数:350]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首先写了白兔请鸭子到家里做客,用鲜嫩的草芽和菜叶来招待鸭子,但鸭子很不高兴,认为白兔太小气。再写鸭子请白鹅到家里吃饭,用田螺、泥鳅招待白兔,但白兔不爱吃这些东西。最后写鸭子明白自己错怪了白兔,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688]
[内容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得到了不同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们有一定的现...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2537]
教教学内容: 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鸭子和白兔请客》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学习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友爱,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 ...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78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所渗透的善于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441]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426]
[内容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得到了不同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们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465]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童话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的内容、思想和感情,渗透“友爱、理解”等现代意识。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悟内容,体会句意,引发学生联系自我,联系生活实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容、冰、化、碰、嘴、准、备、泥、留、定、拿、怪”12个生字。会写“...
『
阅读全文
』...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2012-05-03] [阅读次数:1537]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