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14.安塞腰鼓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
阅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代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始皇时期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筑长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韩琦、...
阅读全文』...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发表见解。  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
阅读全文』...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使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是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难点:学习本文...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   理...
阅读全文』...

    14、安塞腰鼓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4、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理解...
阅读全文』...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