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0-12-10] [阅读次数:1160]
一、一起来写课题,大家猜猜为什么要让大家跟老师一起写?强调“滴”这个字。 二、看到这篇课文,你想到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四年级学过《说勤奋》,下学期要学习《谈礼貌》、六年级还要学习《学会合作》,这一类的文章都叫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分为哪几部分。(板书) 板书: 提出观点 ...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设计
[2010-12-10] [阅读次数:176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3、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010-12-10] [阅读次数:1156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 离 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漫画“挖井人”,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 ...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0-12-10] [阅读次数:266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并能理解运用。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0-12-10] [阅读次数:3491]
教学目标: 1、能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课文各部分内容。 2、在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内涵。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分类搜集成语: (1)形容注...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
[2008-10-31] [阅读次数:765]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网友来稿)
[2005-04-25] [阅读次数:454]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考虑到课...
『
阅读全文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2004-11-10] [阅读次数:703]
滴水穿石的启示 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王茜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义和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更多备课参考资料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