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87
标签:
教学论文
三抓写景法
一提到景物描写,很多人脑中立刻会浮现出一些动物、植物、静物等形象。其实,概括地说,要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和“物”。大多时候,人们会以“景”为主,以“物”为辅。物的描写,是使景的展现更圆润、丰满、富有灵气。很多人在教学景物描写时,往往强调要抓住景物特点展现景物之美,但具体怎样去“抓”,怎样去“展”,却教之甚少,常常会令学生一筹莫展,下笔茫然。为了使学生对景物描写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我在自己近几年的教学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三抓”写景法,希望不要贻笑大方,更希望能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一些帮助。
一、留心观察、抓住特点。
景物描写要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使人一看到文章,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美丽的画面来。无论是写一片云、一座山、一朵花、一条河,都应该抓住它的形态、色彩、轮廓、变化、静态和动态等几个方面的特征,给人以真切的感觉。如何才能抓牢它们特点呢?留心观察是基础,景物观察,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对于自然环境,天然景致的观察。我们简单地以植物为例。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各种植被,把大自然点缀得美丽多姿。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里,就会接触到各种植物。观察植物时:首先要注意这种植物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注意植物的生长状况。第三、注意植物的时令特点。只有抓住这些细致区别,才会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上海一位叫方圆的同学写桂花时这样写道:“每年一到金秋一月,桂花就会满树开放。在家里打开窗户就能远远地闻到它的清香,秋风一吹,金黄色的花瓣就会飘飘洒洒地落到我家的天井里。桂花分金柱和银柱。金柱开的花是金黄色的,香味浓;银桂开的花是淡黄色的,香味淡一些。。。。。。”这段文字中作者抓住桂花开放的季节,桂花的香味,金柱与银柱的区别等进行描写,可见作者留心了生活,在描写上较好地做到了以上所描述几点,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亭台楼阁,桥廊雕塑等人工建筑也是构成景物的一个有机组成景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它们的观察不同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由于所描写的对象是不动的,因此观察者更容易从不同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反复的细致观察。观察静物。首先应从多角度观察,要对制作材料、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有顺序地作一番细心观察,从整体入手,努力去捕捉其外形特点为。其次要注意它们的结构,也就要要观察清楚此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要抓住物的主要部分突出重点,作详细的观察。再次,在观察时,还要尽量了解它的来历和用途,满怀激情,去努力挖掘其内在的品格,注意采取用情感法和联想法,捕捉由观察事物所引起的感情上的发展,变化,能够使静物活起来,这些方法在许多作文之中都有体现,在此不再例举。
(三)对于社会环境的观察,如街道城镇,人情风俗等,我们除了放眼去看,更需要放耳去听,多查询,多了解,把景物观察同人物活动观察结为一体,从而达到较高的观察境界。
二、抓写作顺序。
写景要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不能东写一句,西写一句,而应注意景物本身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将景物有条理,有层次地展现出来。我们常见的写作顺序,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按时令变化的顺序描写。
景物描写可以抒发感情,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但不同季节时令的景物,各有不同的特征。因而同一地方的景色在不同的时间,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雾中、雪时、雨后都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要写好作文,就要抓住这些景色的不同时令,时间的不同特征,加以准确描写,给读者以鲜明具体的印象。如上海一位叫王菁菁的同学写了一篇《窗外》,文章以窗为线索,随后依次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窗外,桃红柳绿人们趁着美好的季节晨练的情景;夏天的窗外,向我们展示了知了鸣叫,狗儿乘凉,人们匆忙行走,一副酷热难当的情形;秋天的窗外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枯叶横飞,小草焕金的天然画卷:冬天的窗外向我们诉说了一个白雪覆盖,童声回荡童话故事。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四季图,条理清晰,描写很见功底。
(二)按方位的顺序描写。
描写景物时应该注意景物本身的空间次序,即“方位“。具体写时可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者由高及低,由低及高;或者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但不管按什么方位顺序写,作者的立足点一般可以固定下来。用“方位式”写法描写景物,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具有立体感,能给人以身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如一个叫沈宁的同学写了一篇《校园一角》,文章首先抓住校园的围墙,点明自己立足点,然后写到围墙下的花坛,紧接着写到花坛右边的刺桐树,花坛左边的学生的乐园,一环扣一环,立足点鲜明,写作顺序明了,景物自然写得清楚。
(三)按浏览的顺序描写。
按游踪为序也就是移动写景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写下来,有的景物要从几个角度写,才能反映它的真实面貌;有的景物是由许多小的景观组合起来,那就必须以游踪为线索,逐一加以描写。这些都需要由作者不断变移立足点,进行多方面全过程的观察了解,然后由若干个景点描写综合成一幅画卷,逐步展现它的全貌。小学课本中一篇文章《颐和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此不做赘述。
三、抓写作技巧。
(一)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展示景物特点,使景物“活”起来。如江西一位名叫刘露仪的同学在写到院中树木时,这样写到:小院的右边,长的“头发”最长的植物可数铁树了,铁树的“头发”又粗又长,活像一个年轻漂亮的“长发妹”。梧桐树可数小院中最高的冠军了,它高大挺拔,那长长的“手掌”似乎连天塌下来都擎得起。文中没有过多描写,只是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就展示了树木的美丽,高大,生动逼真。
(二)动表静结合的方法。
有些同学写景物,观察比较细致,描写也比较具体,但只注重了静态描写,全文缺乏一种“活力”,读后使人有一种“假花假草”之感。如果适当加入一种动态描写,就可以很好地将作者感情渗入,引起读者共鸣,如小学课本中叶圣陶之名篇《荷花》开篇写了荷花、荷叶形态之美,使作者如醉其中,结尾又写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动静结合,使满池的荷花顿时“活”起来,作者对于荷花的赞美之情展露无遗。
展开全文阅读
(三)通过色彩调配,展现自然之美。
对所描写的景物加以色彩的点缀,可以增强景物描写的视觉效果,诚如看电视一样。彩色电视较之黑白的电视可视性要强的多,就在于丰富多采的绚丽画面将人们带入了美不胜收的意境之中。对景物绘形绘色,可以使景物描写收到很好效果。其实这种写法古来有之,如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通过“黄、翠、白、青”色彩的搭配写出春天之美。
再如江苏一位叫陈柯宇的同学写了一篇《夏日观雨》,小作者写夏雨,能绘声绘色。写雨水顺房檐下滴,像断线的珍珠,落在地上,濺起一朵朵小花,像条银白色的大河;写雨过天晴、天空架起彩虹。这些景色的描绘,色彩明朗,使读者如临其境。
当然,写作技巧千变万化,我所列举几种不过为抛砖引玉。只要我们平时在不断的阅读和实贱中去揣摩、体会、练习,我们的写作技巧一定会日趋成熟。
以上“三抓”写景法只是我个人一些体验,如能给阅读者带来一丝益处,则吾心足矣。
标签:
教学论文
三抓写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利用“聊天与对话”启发学生写作文
下一篇:
触摸春天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