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34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巧用导学功能•教学生阅读思考(网友来稿)
厦门市集美区杏滨中心小学 林亚玲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教会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能质疑课本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突出的“导学特色”是人教社实验版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导学”泡泡的重要作用,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读书思考。不能让学生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一些“装饰”,甚至“熟视无睹”。
三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三年级上册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学会在课文恰当的地方加上一个个“导学”大泡泡,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槐乡的孩子》一课,引导学生在“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旁加一个泡泡写上“为什么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呢?我要往下读读看。”;又如《我不能失信》一课,引导学生在题目边加一个泡泡写上“这是谁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我要往下读读看。” 这其实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二、引导学生加上感悟性、点评性的评价话语,并提出思考的问题。如《找骆驼》一课,引导学生在“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旁加一个泡泡发出“老人真会观察啊!”这一感叹和“你能说一说老人怎样观察吗?”这一问题,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老人说的话,揣摩学习他观察事物的方法;又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引导学生在“你看,张择端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旁加一个泡泡发出“真没想到,中国古代的画家这么了不起!”这一感叹和“你能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吗?”这一问题,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课文的内容,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三、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东方之珠”》一课,引导学生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旁加上一个泡泡写上“我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四个字的词,你能找出来多读几遍吗?” 这一发问能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引导学生在“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旁加上一个泡泡写上 “我发现这个自然段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你能找一找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吗?” 这其实是关于写法的提示,让学生从小就注意“总分”段落的结构特点,为习作打下基础;又如《好汉查理》一课,在“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不得陪杰西在草地上玩”旁加个泡泡写上“从‘整整’和‘每天’,我体会到了……” 这其实是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
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狮子和鹿》一课,引导学生在课文最后一句加个泡泡写上“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又如《好汉查理》一课,引导学生在课文最后一句加个泡泡写上“联系生活实际,我体会到了……”。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发现课本中出现的一个个“导学”泡泡,原来不仅仅是装饰,也不仅仅能指导学习那篇课文,而且能教会自己去读懂其他课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要教会学生解决课本中提出的一个个 “导学”问题,而且要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式的规律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巧用导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步步高(学生习作)
下一篇: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学习个性——浅谈利用教材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