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93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捕捉、体验、感悟、提高——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一些尝试(网友来稿)
广东省广州番禺石基小龙小学 刁日莲

内容提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引领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领学生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学生捕捉住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利用简单而有效的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去感受生活,学生一定会在求真求实的训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习作来源于素材,来源于对生活的灵感的叙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从来不能感动读者。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好作文,就在于他们对生活没有感悟,没有冲动。所以面对“作文”这种作业,他们只能是“编”,编妈妈在雨夜中送他上医院;编老师带病为他们补课,编爸爸月夜推三轮车这种虚假的故事。而不能写出像“背影”与“纸船”那样动人心弦的情。并不是说这样的质朴的感情不曾在学生的生活中出现过,而是可能因为出现了,没有用心去体会;出现了没能捕捉住;出现了,冲动了却没有足够的文字去表达……因此,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引领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二年级的学生还小,可喜的是他们还不会编作文,不会说空话、大话,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语言底子又是有限的,老师如何为他们的写作“奠基”呢?如何保持他们写作的这一份真?如何留住他们写作的“善”呢?

一、捕捉自然美景,挖掘地区资源进行写话训练

二年级的学生还小,对于人情之美,也许他们还没有能力去领悟,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的周围充斥着大量的景色之美、自然之美。我们的孩子对自然的感悟或许更甚于成年人,因为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丽、纯净而新奇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往往会为一朵早春的野花而欢欣雀跃,会为雨后的一汪小水潭而喜笑颜开。感受自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蓝天白云,红花绿草,一望无垠的原野,碧波荡漾的池塘,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在农村的天地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感受四季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活力。孩子都是爱美的,你会发现融入自然的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语言大师,给你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开学伊始,正值初春,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下起了雨,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雨,雨不算大,但是足以让教室骚动起来,一颗颗小脑袋都探起来。有的畏畏缩缩;有的明目张胆,不顾我凝视他们的目光。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宽容的,毕竟童心不容压抑啊,他们如春雨般可贵啊!我的微笑鼓动了他们,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站了起来;有的趴在窗台上;有的踮起了脚尖;有的正在为自己的够不着而懊恼。我看着那一张张欣喜的脸庞,心想:“这不是一个感受春意的最好时机吗?多难得得机会啊!干脆把这节课改成写话课好了。”于是我把学生全部带到走廊上,让他们充分感受春雨,让他们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下面这些是我的学生当场说出来的,我觉得那简直是诗一般的语言,现在我就颉取其中的一些和大家分享。

“我觉得春雨像一串串鞭炮,在地上快活的跳跃。”

“不对,它是水晶鞭炮,是透明的,撒满了整个操场。”

“是一群快乐的雨水天使,在操场上跳舞。”

“那是蚂蚁撑起的一把把水晶雨伞,你看多像雨伞啊。”

“不,是一串串珍珠在流动……”(雨水汇成水流,上面形成一些泡泡)

“是金鱼在吐气,不信,你听:‘噗、噗、噗……’”

“哈哈哈……”又是一阵快乐的笑声,原来不单是快乐可以传染,优美的语言,到位的表达和细致的观察都是可以传染的。他们集思广益,越说越精彩。我这个老师是越来越欣喜,甚至为他们骄傲自豪,默默为他们喝彩!

二、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体验生活,提高写作的实用性

作文的生活价值,是指作文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实际作文,皆有所而发,如作书信、报告,及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学生作文的生活价值如何体现呢?学生现在的作文模式是根据文题要求先思考,再口头训练,最后才是书面表达。我们很多作文指导课都是如此的。先不讨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科学,单是就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二年级学生他们“想”这种思维能力与品质必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只有那么一点点生活、学习经验的他们而言,就是“想”也只能是“空想”。那么二年级的学生,该如何进行作文训练呢?陶行知说道:“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真教才是先生;真学,才是学生。”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因而我想,在二年级写话教学上,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去实践,然后再将自己的经历感受说一说、写一写。而这种实际教学场景,在学校生活中是俯首可拾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有两个对外展示的活动,一是英语科组面向全区作了一个英语特色的公开展示;另一个是区督导室下来对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评估和验收。我就利用了这两次机会,设定了“当一次接待员”的活动,让他们到现实的场景中进行语言训练。

在这之前,我先让学生熟悉嘉宾将要到达的参观点,并教会他们有关的礼貌用语。因为可以立刻派上用场,而且可以在外校老师面前“牛”一番,他们学习得很认真。在嘉宾莅临的那天,我让他们跟着高年级的礼仪队给嘉宾指路,并鼓励他们跟着嘉宾一块,为他们带队。还让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地向嘉宾介绍我们学校的特色;或者带领嘉宾参观自己的课室,展示课室的英语园地……完成接待任务,让嘉宾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或者提意见,统一意见之后,再根据打分情况选出“最佳导游”。事实证明,这样实地的口语交际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可以接触到外校的嘉宾和老师,学生更显得比平时活跃和完美。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他们的感受也写得比以前要丰富和具体。这样的资源很有价值也不难操作。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为清明归来故里的亲人介绍家乡的变化;也可以向新插班的学生介绍学校、班级、自己、家庭等等;还可以在班里举行班干部的竞选,让学生为竞选写稿子,进行演讲……这样的机会很多很多,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不会错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现实场景训练机会,学生也自然能够写出实用而真实的作文。


展开全文阅读
三、利用学科资源,让写作训练无处不在

语文书是经过众多专家综合各个方面筛选出来的,适合孩子阅读的文章,因而课文应该是作文的最好例子。课文中有许多思维和语言的空白之处值得一用,巧妙地适当延伸,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拓宽他们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9课《日月潭》中,学生在学习到“日月潭好像批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象童话中的仙境”这句话时,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因为广州正值多雨季节,校园到处是一片朦胧。他们把视角转移到校园,真切得感受了“朦胧”“隐隐约约”等词语的内蕴,甚至引发了他们描绘校园的冲动。在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学生围绕活泼可爱的小猫生成了很多其它的故事。有的联想到了黑猫警长;有的联想到了小猫被送走之后的奇遇;有的联想到小猫在新主人那里发生的故事,要符合情理,有要出奇制胜,他们都兴致勃勃地交流着他们的故事,我从习作中选出了故事大王。

学习了《葡萄沟》之后,我结合音乐课程中的《新疆是个好地方》进行教学,让音乐老师给他们展示了新疆的风情歌舞,这个可是引发他们无穷的兴趣,特别是那个“扭脖子”的动作。乘兴给他们提要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搜集所得,以《我所认识的新疆》为题写写自己对新疆的认识。有的写了新疆美丽的小姑娘;有的写了新疆的舞蹈;有的写了《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他们真是忙的不亦乐乎……这样的训练既开拓了视野,又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而且还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次不错的机会,可谓一举几得啊。

现在的学生比较喜欢看漫画,我也没有放过这些机会,因为漫画当中充斥着大量的空白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很好的资源,我让他们复述故事,还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比布置他们写日记、练笔有效多了,他们不会排斥这种“非正统”的作业。

四、挖掘家乡、家庭生活的相关资源,进行语言训练

家庭、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两大活动场所,因此写作决不能忽视这个范围。学校的生活大部分是统一的、有规律的,但是每个家庭却都是有它不同的特点。家庭的题材可以很丰富和活跃,我们应该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家庭中的一些事情带回来和同学们分享,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比如在母亲节让学生帮母亲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把其中的过程写出来,再选出“劳动能手”。或者利用学校的劳动基地,让父母是菜农的同学先向父母取经,再将有关经验向同学介绍,动手种植,最后根据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奖励学生。还有一次,我让他们弄一个“糖醋黄瓜”带回学校开大食会。首先来个黄瓜制作方法交流会,然后再请其他班的请老师、同学做评委品尝黄瓜,选出“天才小厨师”。在评委品尝的过程中,让他们观察品尝者的表情、神态,然后猜出谁是冠军。他们的观察很仔细,而对人物的描绘也是维妙维俏。

对于他们身处的家乡,我也没有忽略。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和赞美。比如:“小导游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访家乡的景点(在番禺来说这种景点是很多的,就是石基镇的《歧山拾趣》也有好多,而且每班有一半同学都是来自祖国各地的)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小小推销员”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下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品,向大家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这一个活动你会发现学生活用、改编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非常有趣);总之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同时,提高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注重语言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会学生捕捉瞬间,观察生活只是写作中最深层、最本质的训练,只能帮助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还是教要教会学生“怎么写”。这两种能力是不能分割的,它们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会学生有所体验,有所观察之后还要教会他们去表达。也就是在“做”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说”和“写”。言语能力一般是指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能力。要提高小学生的言语能力,并不是单纯运用若干言语训练方法就能奏效的,必须将言语能力置于写作能力这一整体的综合能力之中,以整合、融汇的眼光看待和处理言语能力与其它相关能力的关系。

1、以“读”促“写”

学生对于“春雨”那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像与视角令我欣喜不已,但是语言的表达与积累也同样重要啊,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我们深知,“阅读”活动对“写作”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力、推动力,一般具有“读促写”的性质。学生的言语水平要真正提高,首先依赖于基础的言语训练,这应由“阅读”活动来完成。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感悟,积淀一定的人文精神,培养一定的语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同时还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指点下,根据基本要求学会表达。现在的作文训练淡化文体意识,重视实际训练。只要求小学生学会“常见表达方式”。看似简单,实际上,这种“常见表达方式”的训练已经蕴涵着“对症写文”的初步文体意识和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言语表达的总要求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里的“具体明确”在各种常见的表达样式中分别有不同的具体诠释,表现为不同的言语风格与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如上文提到的“春雨”的写作训练,就强调了言语的描写性与抒情性。“当接待员”为老师指路带路则要求运用叙述性的语言,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程序性。我们从作文训练的开始就对语言的要求进行研究,抓住主要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训练作文的全过程中牢牢抓住,一以贯之。那么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明白写文章应该如何写、如何谴词造句、如何表情达意,相信他们在反复的训练中能掌握相应的技巧,形成相应的能力。

2、由“说”到“写”

言语分为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它们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并相互联系。言语的生成过程即由内而外,由口头至书面的言语形态持续转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必须关注这一全过程,而不能仅关注已经形成的书面语言。要在学生言语生成的各个阶段给予点拨、指正,使之不断调整、修正,使最终生成的言语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因此在学生观察“春雨”之后,我让学生回到教室,让他们找出课本中所有描写春天与雨的句子,熟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生成。我认为,只有将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读熟,背会了。脑海才能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语言“典范”,才能敏化他们自己的语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语言的重构。才可以让文中的句子、词语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例文给了他们一种整体思维,他们懂得将散乱的思维与想像组织起来,成为一篇象模象样的文章。

生活中处处都是作文的题材,只要老师能擦亮自己的眼睛,引导学生捕捉住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教会学生“写什么”也教会学生“怎么写“学生一定会在求真求实的训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

(参考书目:徐嘉良 徐鹄 顾维萍著《小学生实用性作文训练体系研究报告》)

(作者刁日莲,28岁,中学二级教师,现在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广州番禺区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多次发表获奖。联系电话:13570490943或者020-88125521。联系地址:广东广州番禺石桥坑口路侨丰苑5座2梯302。邮编511400)

作者邮箱: alian02140635@sina.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捕捉、体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用我的方式爱你,我的祖国——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单元模块设(网友来稿)
下一篇:以人为本,水到渠成(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