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67
标签:
作文指导
1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之七(网友来稿)
四川省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
侯小青 邮编:63615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使读写结合在课内充分体现出来呢?我的方法是:
1、边读边悟,读中练笔。
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对于课文的写作方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感悟。老师可选择其中某一空白处开始要求学生练笔。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补充情节,抒发感想。
在学生练笔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写话或习作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自由地进行训练,字数一般不作限制,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写话练习是从课文内容入手,学生一般都会觉得有话可写。
2、读写结合,读中悟写。
阅读是写作训练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是怎样遣词造句,是怎样表情达意,是怎样突出中心的。
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等方法,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作文训练很有必要。
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具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个重要话题。
例如:人教版第七册(P118)第22课《观潮》
选编这篇精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继续抓住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并结合课前、课后的提示,分析课文,他们可以得出结论:
课文先是简介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详写潮来之前景象,再详写潮来之时景象,最后详写潮头过后景象。
到此为止,我认为课文分析已经结束,但有几个学生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认为课文不应该分为四部分,应分为两部分:即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后面的第2至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详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我觉得学生说得很有道理,及时给予了表扬,并补充说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几层,谁能说出。经过分析,我归纳出:可以分为三层:即第一层写潮来之前景象,第二层写潮来之时景象,第三层写潮头过后景象。不知各位老师有没有类似的教学经历。
接着我让学生说出平时应用过这种写作方法的作文实例。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说:我写《美丽的校园》时,开头第1自然段就直接、简略点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以下再分几段具体、详细写我们美丽的校园,正好就和这一课的写法一样也是先简写后详写,或先略写后详写。
也有的学生说:我写过《勤劳的妈妈》,也是开头第1自然段用一两句话简略地夸奖我的妈妈是一位勤劳的妈妈,后面就具体、详细地用几件事来写我的妈妈是怎样的勤劳,写法也和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一样,也是先简写后详写。还有很多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至此,我觉得,如果我们的教学能真正的深入学生的心,能真正与学生产生强大共鸣,那么我们的教学才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否则,再好的教学也是白费劲。
例如:人教版第七册(P136)第25课《爬山虎的脚》
选编这篇精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我从题目入手进行这一课的教学。从题目看课文的重点就应该写“脚”,的确课文第3至5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颜色、怎样爬以及脚与墙的关系。
有学生提出疑问:第1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第2自然段写叶子的特点是不是多余的?我又将问题交还给学生讨论。
经过学生反复分析觉得:如果不写第1、2自然段就会使人觉得这墙上的爬山虎只剩下脚了,正是因为墙上满是爬山虎,并且叶子长得很茂盛,才说明爬山虎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接着又有学生问为什么不写爬山虎的茎,是不是没有茎?学生马上回答:不是没有茎,是因为叶子太多,才看不清茎,所以没写。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反复分析,学生不仅学会了文章写作上的详略、取舍的方法,而且也会自觉地将这种写作方法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实践之中。
例如:人教版第七册(P142)第27课《新型玻璃》
选编这篇精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想让学生学习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而且前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
教学时我的方法是:
1、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即组织学习第一自然段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①读课文——②找出写玻璃特点和用途的句子——③抓住重点词语——④归纳特点和用途。然后鼓励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后面的内容。
2、五种新型玻璃都很重要,不可能采取详略的方法来写,因此每一自然段都是各写一种新型玻璃。玻璃各不相同,在写作时怎样连成一个整体,我让学生反复揣摩段与段之间过渡的自然,段的首句和末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让学生归纳出前五个自然段是分写、详写,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写、略写,并归纳出先分后总的叙述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觉得这一课收获最大的就是初步掌握了段与段之间怎样才能做到过渡的自然,怎样才能做到段与段之间有前后联系。
例如:人教版第七册(P153)第29课《钓鱼的启示》
选编这篇精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先从分析题目入手,理出了课文应写两部分:即先写钓鱼,后写启示。
通过反复读后又分析出写34年前的钓鱼是采用回忆的方法来写的,即第1至9自然段,第10至11自然段写钓鱼的启示对影响我一身,是点明主题。课文中描写心理活动共有六处。
以上回忆写法以及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正好可以运用于本次(P170)《积累·运用八》的“习作”中,“你们家里一定保存着一些照片,这些照片大多记录着美好的回忆。你把它写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吧!”
如果单纯地讲回忆方法,特别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学生是很难接受。现在以课文作例子,可以做到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例如:人教版第八册(P13)第4课《西湖的“绿”》
展开全文阅读
选编这篇略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想想课文写作的重点应是“绿”。
学生分别找出了文中灵隐寺的“绿”、苏堤垂柳的“绿”、花港观鱼的“绿”等,同时也对题目的“绿”有了深刻的理解。
课文分析到此结束,学生满以为可以结束了,但我突然提出难道写西湖只能写她的绿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学生讨论、交流,积极发言。有的说可以写《西湖的“美”》,有的说可以写《西湖的“静”》,有的说可以写《西湖的“大”》,有的说可以写《西湖的“树”》,还有很多想法。
我又让学生一一说出每一个作文应写的重点,学生基本上都能一一准确说出。
你们看,这就是我教的《西湖的“绿”》,这就是我给学生带来的极具个性的西湖,极具魅力的西湖,全新的西湖。
作者邮箱: hugekey@126.com
标签:
作文指导
1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之八(网友来稿)
下一篇: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之六(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