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50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网友来稿)
徐庆华

许多事情做错了,可以总结经验重新来做,可孩子的成长期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只给我们一次机会。为此,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忽视,要尽可能将教育的失误降低到最低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题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家庭教育配合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一生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综合作用,在三者关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补充和配合作用。由于家庭是孩子性格、知识、能力形成的“第一加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就显得犹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工作呢?现作如下探讨:

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家长应要求孩子先完成各科作业,再看电视和玩耍,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孩子完成作业时,要求一定要专心认真,做到不分心,不走动,不拖拉,字迹规范工整,计算准确,力争一次性做对。作业完成后,必须交父母检查,实行检查签字过关制度,做到有错必纠,把听、说、读、写、计算、思维训练落实到实处,使孩子在指导中逐渐形成作业习惯。同时加强孩子各科的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养成大胆质疑,运用多种方法释疑的好习惯。这样,通过半扶半放的引导,孩子就会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给孩子进行课外收集的方式方法

学生获得的知识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还应引导孩子进行广泛的课外收集,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以获取更加广博的知识。就可引导孩子通过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进图书馆,走进新华书店,走进网络等方式收集和课本内容相关、相近的知识,以达到学习一个知识点,学习一篇课文收获一大片知识的目的,逐渐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孩子知识储备。当然,要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在收集过程中能事半功倍。如语文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作者简历和生平简介,收集作品的写作背景,收集作者其它各个时代、各个阶段的作品等。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定理、定义的来源、出处;搜集数学家的故事;收集一些典型的数学巧算方法等。

三、 引导孩子在实践体验中明白知识的过程

儿童认识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要多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和亲自实践,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建立直观映象,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如语文方面可引导孩子当小记者、小主持、小导游、小诗人、小播音员、小编辑等社会角色进行生活实践,使他们明白承担这一社会职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再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动笔演示“8+7”有哪些算法?引导亲自实践“一个长方形桌面,砍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等问题。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懂得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实践,增强了直观体验,培养了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就比直接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是人成才、成功的通行证。每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人,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创新生活、创新工作,才能使自己在同龄人的强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又特别是小学教育,是奠基工程,是孩子人生学业的起跑线,几乎每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小学教育这个起跑线上,毕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谁也不愿输,谁也输不起。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思

维能力呢?

1、引导孩子时时处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和分析,就能发现一些事物的不足之处和一些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反复思考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制出新产品,设计出新方案,想出新思路,这就是创新思维。

2、运用多结果问题对孩子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家长就应引导孩子想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了《司马光砸缸》一课,引导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可救落进缸里的孩子?学了《跳水》一课,让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救船长的儿子?再如:把48平均分有几种分法?

3、引导孩子学会克服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是学生思维的拦路虎,容易造成思维的错觉,使学生思维准确率降低。因此,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克服习惯性思维的训练。就可运用“脑筋急转弯问答”训练孩子思维的开放性和准确性,使孩子求异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总之,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工作,任重而道远,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不足够,还应从引导孩子不畏老师、家长,大胆质疑,善于提问;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等方面作不懈努力,才能配合学校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姓名:徐庆华

性 别:男

年 龄:35

工作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

职 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职 务:班主任

作者邮箱: xqh_tongzhi@126.com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新一轮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生成,让课堂更精彩(网友来稿)
下一篇:从乌鸦的对话所引发的的思考(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