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17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素质——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石柱临溪小学 崔坤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化现代教学媒体逐渐替代了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即电教媒体,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声、形、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调动大脑左右两半球活动的积极性,拓宽住处传递渠道,提高传递的质和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及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动力。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感受兴趣,希望学生能带头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媒体的影响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重教轻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学习被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语文教材是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和相应的插图来展现课文内容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教学中如果在适当的时候,选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放一放描绘海滩和海岛美景的幻灯及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有静有动,有声有形又有色,学生时而当“导游”,时而又当“潜水员”探索海底的秘密,使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到处是贝壳,还有大海龟;海岛上绿树成林;大海深处,无数的鱼儿穿梭不停,美丽的珊瑚千姿百态,仿佛听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思想高度集中,情绪十分高涨。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老师,由此可见,“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分不开的”。

二、化难为易,减轻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应为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最佳时间进行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教学媒体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课文重点之处,老师认真讲解,仔细分析,学生拼命记笔记,背笔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付考试检查,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大量地背作文,抄作文,其结果是,学生负担有增无减,所学知识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见识少,他们是凭借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采用“听音想画说话”厂听音说话想理,“看像听音想境”,“听音读文悟意”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即让押带盛氓渌音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开头,续编故事;看配音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迸行描述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有助于扩散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教师先用录音与幻灯抢学生带人故事情境,让学生听故事,看画面;接着关掉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然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编故事;最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如学习《小珊迪》这篇课文时,由于小珊迪所处的社会和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反差太大,学生对课文中心很难把握,感情也难以投人。在教学中如果有机的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看着屏幕(课件)上衣着破烂烂正向路旁行人哀求的小珊迪,听着悲哀的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图文并茂的作业练习,自然会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对小珊迪的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痛恨之感油然而生,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作业练习当堂完成,而且正确率较高。这样的课,学生愿学、乐学,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通过反馈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在反馈中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增强自信心。如在公园里观菊后,在写作训练课上再播放观菊时的录像片,启发学生运用恰当的比喻句,比喻各种菊花的花、枝、叶的形状,描绘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菊花,接着练习写片断,然后,用实物投影或幻灯投影及时反馈交流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评析。通过交流、评析、修改、对比,学生收获不小,尤其是中差生,找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修改的目标,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做到“六个学会”塑造教师形象(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网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网络课《鲸》有感(教师中心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