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88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怎样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中心稿)
石柱县临溪镇小学校 幸坤珍推荐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教育领域上提出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二十余年了。至今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认为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上,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标准,距离人民大众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距离。 其表现主要有:

  1.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是缩短而是延长了

  现在各中小学普遍在星期六给高三、初三和六年级的学生加课,而且都是一天的课。即使是星期日,也有许多的学生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中小学生们每天睡觉基本上都在晚十二点以后,初三、高三的学生普遍睡得更晚,而早晨又要五、六点起来去上学。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怎么会好得了?现在高中生视力下降、近视的人数比例高达80%。所谓“豆芽菜”型和胖墩儿型的孩子们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身体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这样下去,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必然下降。这可以用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参加军训的情况来证明,中学生或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参加军训的前两三天,因体力不支而不能坚持训练的现象在各个军训基地都存在,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与三、四十年前的学生们相比,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身体素质却不如他们的父辈当学生的时候。以上现象的存在,让我们又怎么能够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呢?

  2. 学生的书包重量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

  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数的书包重量在十几斤,其中装的除了一天所用的课本,笔记本等,还有各种的(多数是非法出版的)补充题、检测题。在城市里,学生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们因此不得不接送孩子去上下学。这当然有城市的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学生家长们为了其孩子的安全考虑的因素,但是,学生家长们为了孩子身体能健康地发育成长,替他们负担过重的书包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面对学生们那沉重的书包,我们又如何能说,学生的学习负担被减轻了呢?

  3. 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

  现在的中学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成增加的趋势。一些学生出现了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这比二十年前的人数要多得多。一些学生逃学上网吧,沉醉于聊天或打游戏。这固然有网络对孩子们的很强的吸引力的缘故,也固然有独生子女带来的与他人沟通少,或多或少存在着孤独感的因素。但是,难道不是孩子们因为课业负担过重,面临着升学(升小学,升初中,升高中,升大学)的极大的压力,面临着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我国文化教育传统是:学而优则士。目前不上大学难于找个好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现实问题)而产生的一种逃避的心理现象吗?目前,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厌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4. 教材的难度和知识量没有针对生产、生活的实际做必要的调整

  现在的教材内容,知识量仍然过大、偏难,这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在课程设置上,对非高考,中考的科目没有给予应有的位置。例如,在中小学阶段,应适当增加地理常识,历史常识,法律常识等科目的课时量,设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劳技课程,缩减数、理、化等科目的课时量。同时,下决心缩减各学科的知识量和知识难度。现在一些学科中的许多习题,我们的专业教师做都需要考虑较长的时间,更何况要学习几科、十几科的知识,做几科、十几科的作业的学生呢?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也考虑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考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教材的知识毕竟是“死”的,学生们的学习毕竟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在生产,生活中用不上!将学生们本来能用于玩儿、用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用于劳动、用于身体锻炼的时间都挤到学习那些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概率很小的知识上,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吗?现在,我们教师群体中有多少人不在感叹,现在的学生们活得太辛苦,太累了。又有几个学生家长无此同感呢?古人曾经说过,“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为了让人们多读书,多学习。这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也知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所以才又有“要活到老,学的老”之说。在二十一世纪,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都是学生们用于获取知识的工具。许多学生通过这些工具学到了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其知识面的广度连我们教师都自叹不如。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说,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比教学生去学习无止境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5. 目前的高校选拔学生仍然是以高考成绩一次定终身

  针对社会上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给孩子们玩儿的时间、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应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呼吁,许多中学校长回答说,我也愿意这样去做,可是高考的指挥棒在压着我呀,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一旦到高考、中考时,学生们没有掌握到应该掌握的知识,造成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低了,上不了重点中学或大学,学生家长会答应吗?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质量下降了,我这个学校还办不办?同样的问题也摆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面前,使得他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国家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大多数学生家长还在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不顾孩子自己的想法,想尽各种方法和手段,给他们找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找家教。在这种现状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成了无法解决的、令人尴尬的问题了。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高校在选拔学生时,是以高考成绩一次定学生们的终身之故。近年来,虽然有的城市采取了一年两次高考的措施,国家和各省也在想尽方法,加大教育投入,扩大高校和高中招生的数量,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庞大,现阶段我们还属于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的人均财力还很有限。加之每年入学(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以千万,百万计,所以,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做到切实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也就难以有实质的突破。


展开全文阅读
  那么,就个问题就实在无法解决了吗?

  下面,我将谈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得之见,抛砖引玉,供教育界的同行及全社会各界人士参考,希望能引发讨论,大家群策群力,把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切实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问题解决好,以利于我国的科教兴国的大业。解决的办法——必须对高考选拔中学生的评价体系做根本的变革

  1.为什么必须进行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

  前文说到,目前高考选拔是以高考成绩一次定“终身”。要从数千万的学生中选拔出国家给定的招生计划人数,当然要在高考试题上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否则无法筛选。这就必然造成中学的师生们为了高考的分数而拼命地教和学。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大学而不得不舍本投资(社会调查显示,教育支出在有孩子的家庭中,占据生活支出的第一位)在这种局面下,就会造成全社会的人认为,再怎么推行素质教育,高考也得看分数。这就形成了你喊你的素质教育,我抓我的高考分数的现象。学校本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军学农活动、课余体育比赛活动、公益劳动,甚至为了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而组织的旅游活动等等,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受到锻炼和培养,在活动中提高他们自身的社会公德、个人道德和社会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知书达礼;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强健他们的体魄,锻炼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力。这本来也是一种不能缺少的学习。这样做本来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就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可是,学校这样的活动一旦开展多了一点,学生家长就要有意见、教师就要有意见,学校的校长也会承受不住。其原因就是怕占据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影响高考,影响上大学!所以,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就变成了一种空中阁楼,一种口号。在这种高考选拔的模式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种空谈。从现在的社会现象中看,重智育(分数)、轻德育的现象当然就无可奈何地产生了。进而造成了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差。出现了逃课、酗酒、打架、偷盗、诈骗,甚至杀人越货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是少数人的行为。但是,若和二十年前的大学生群体比较,甚至与四十年前即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群体比较,不能不说比例大大增加了。这种现象同样在中学生群体甚至小学生中出现了。如果把造成这种严重问题的原因,归罪于学生、教师甚或校长,那是不公平的。这是当前我们这个教育体系重智育(分数)、轻德育所带来的后果。所以,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必须的、紧迫的,也是可行的。

  2.怎样对高考招生制度进行改革?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否则就会失去筛选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只对高考试题的长度,题量,内容做调整,是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的。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高考既然能起到中学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那就应该正确地发挥这种作用。我们不是说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吗?不是说要使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首位吗?不是说要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建成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法制社会吗?那么,高考的导向作用就应该是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朝着这个方向上发展进行的。

  具体做法可以是:将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在中小学的综合表现相结合,作为高校招收新大学生的依据。高考成绩所占的权重可以为30—40%,学生在中小学的综合表现所占的权重相应为70—60%(这个比例可以由相关的教育科研人员加以调查研究来确定)。这样做的优点是:

  (1)即可以淡化高考,又可以强化学生在中小学里德、智、体等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引导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此(即素质教育)给予应有的高度重视。由于不再是高考一次定”终身”,就可以减轻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过重的心理压力。又由于学生在中小学的综合表现在高校招收新大学生时,所占的权重大于学生的高考成绩,即可促使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放在教育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上,放在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中。这样一来,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就不再是一句空话。长此下去,学生们就会知书达礼,奉公守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敬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健康的体魄,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型公民群体,那么,不论他们将来干那一个行业,由这样的人群构成的社会各阶层,必将会使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2)由于淡化了高考,高考考查知识的难度就可以降低,就可以将必修课教材中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密切的知识内容删掉。将过高的知识难度降低。难题、偏题、怪题并不完全能起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题、偏题、怪题往往是脱离实际的,往往是出题者闭门造车编出来的。这样的题,往往不仅难住了学生,也难为了我们的教师。而且,即使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他们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也会发现其所学的知识中有70—80%是用不到的。这就是我的观点中删减教材中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密切的知识,降低不必要的知识难度的理由。在中小学普通教育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把传授学习方法放在首位!这样,学生学习的负担自然会减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所用的时间自然也就会缩短了。只要我们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就可以用节省出的时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如天文小组、美术小组、摄影小组、文学社等等,也因而有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书籍的充裕时间。总之,应还时间于学生。让他们恢复青少年时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本来面目,让他们多走进大自然,去领略、去感受、去适应。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他们同样可以在知识和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乃至更远的未来,针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的学习,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去处理解决问题。纵观人类发展史,不就是先有实践而后才学习,总结出理论知识的吗?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降低课本上的知识难度,缩减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的必要性,我举一实例来佐证:2004年我随团到南非做教育考察。当我们来到一所叫做南非国兴华侨学校之后,看到有一个班的学生在上数学课,他们的教材很浅显。课后我通过翻译与数学教师交谈,我向他问到,你们的数学教材同我们国家的相比,在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上有些浅显。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他笑着回答说,我知道你们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但我是这样看此问题的,从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的情况看,他们绝大部分在工作中,都用不上什么太专业的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一般运算(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简单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基本就够他们用来工作了。如果说,某一项工作需要应用其它的数学知识,那他可以请教别人或自己再学习。带着问题学更有针对性,学得更快。如果让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了一大堆将来用不着的知识或应用概率极小的知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百年三万六千日,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他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是啊,从我们上学伊始,教师就谆谆告诫我们什么“十年寒窗苦”、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我们从小也就习惯了受这种教育,我们习惯于苦中作乐!对学习这件事物,我们从来没有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它,分析它。我们的祖辈、父辈、同辈及小辈们都是这样来看待学习而且也是这样进行学习的。所以我们活得很累!现在这种情况又强加到了我们后代的身上,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时代里,科学知识与技术已呈现高速飞跃发展的局面,我们却仍然按部就班去学习,其效率和效能可想而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此话完全正确。但是,人的“活”是离不开生产劳动,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学习,完全是为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问题需要才有的一种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理论的根本源泉。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非得将以后才可能用到(也许完全用不到)的知识,挤到青少年时期一并学习呢?这是否与“活到老,学到老”相矛盾呢?我们是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小学,中学或大学里学得的某些知识,由于在工作中完全用不上而遗忘了。当再遇到需要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还是得再重新学习呢?这是不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呢?所以,删除教材中的一些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密切的知识内容,降低不必要的知识难度,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高考招生制度如果照上述方法进行,中考招生也就可以依此办理。

  我认为,如果在以上方面能够加以改革,则完全可以做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完全可以做到切实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若能如此,中国的教育必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怎样切实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师中心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