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80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也谈省时高效(网友来稿)
潮安县凤塘镇新和小学 苏丽珊
省时高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许多精彩的问题,环环相扣的“启发”学生去思考――按教师设定的思路思考,若学生回答不出,或思维出格,老师则循循善诱百般启发,一小步一小步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个圆缺了一小角,大半圆觉得不完美,决心找回小半圆。于是它开始长途跋涉,可是它再也没法儿像原来那样快速地滚动了,它只能滚一会儿,歇一会儿。就在这停歇的当儿,它看到了平常无暇欣赏的风景。它看到了灿烂绚丽的朝霞,看到了壮美如诗的夕照,听到了风儿的歌唱,听到了小孩儿的歌声,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故事……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小半圆,它却不想成为一个完整的圆了,它想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给予许多人以启示,但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在注重省时高效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让学生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呢?也许,我们可以对教学计划作个修改,打住唯一答案,允许学生思维“出格”一下。例如,有位教师在讲《锄禾》这首古诗,理解完诗的内容后问学生:学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都说农民种田很辛苦,我们应该爱惜粮食,吃饭时不要剩饭,不要往地上掉饭粒等。这是符合教学计划的预定轨道的,但有位同学却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些农民有点不聪明,为什么非要在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去锄草,完全可以利用早晨或傍晚去锄草,这样就可以逃过中午的大太阳。”这种回答,几乎否定了农民的辛劳,贬低了农民的智慧。这种回答,是出乎教师的意料,打破教师原定的教学计划。如何对待这种出格的思维呢?是训斥他胡说八道,不热爱劳动人民,还是保护这种求异思维,允许他“异想天开”,着意培养其创新意识?
教师若能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提问,不怕学生思维“出格”,则学生所能欣赏到的“风景”是处处可见的。语文课文中很多略写或含蓄或平淡部分,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如有位老师在导练《落花生》一课时,有位同学提出:“这篇文章的语言太单调,写对话时老是谁谁说,谁谁说,提示语根本就没有交代清楚谁怎么说的,您不是讲过写人物语言时,提示语应该有变化,才能使内容更具体吗?”这提问即让老师高兴,又叫老师为难。这不仅不是教参中规定要理解的重点内容,甚至直接挑战了文章的作者及教材的编者。但是,该教师却没有诱导此同学进入预定轨道,而是鼓励她试着给课文的提示语部分改一改,让语言表达更深动一些。而她也不负众望,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或者这有点“不务正业”,放着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不去突破,却来指责一个伟大的作家的写作毛病?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既然不仅仅是学会一篇篇课文,课文只是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例子,则我们何妨有所侧重对有些例子作适当的淡化、调换、取舍?若严格按教科书来教,那么,教学活动又如何称得上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呢?大量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敢于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会发现:离开束缚,他们或许会跑,甚至会飞。让学生发挥其创造精神,去发掘文章中值得学习或批判的东西,则其得到的又岂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所能预计的?
由此可见,我们不必强调“圆”的完美,让学生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让这“沿途的风景”也成为我们的活教材。只要我们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体系,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优势,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师生双向交流中最大限度的完善教材,丰富教材,这又何曾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高效”呢?
作者邮箱: sls33296@21cn.com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也谈省时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画风(网友来稿)
下一篇:
小家伙(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