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96
标签:
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3册教学设计
捞月亮(网友来稿)
作者:高继权
捞月亮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
2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 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作者:高继权 发布时间: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个学习内容,
从体裁来看是一篇童话故事。
介绍的是小猴子看到井里有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猴子们倒挂起来捞月亮。小猴子伸手一摸月亮不见了。老猴子抬头一看,月亮就在天上呢!课文中配有相应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篇幅较长,共有七个自然段。但是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联系紧密,有情节,适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至四自然段介绍猴子不认识月亮的影子,误以为月亮掉到井里去了,所以想办法要把它捞上来。五至七自然段介绍了捞月亮的过程。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使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
教法建议 *
根据课文特点,注意考虑如何培养学声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出示学习的步骤,提供学习的方法,运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自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的学习,逐步做到独立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学生初读课文后,一定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来,再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在一起交流看法,找到答案。 *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鼓励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如:让学生剪一些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运用这种方式来突出重点。
-10 捞月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 附 掉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 咱们 附近 倒挂 井里 捞月亮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猴子看到井里有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猴子们倒挂起来,捞月亮。小猴子伸手一摸月亮不见了,老猴子抬头一看,发现月亮就在天上呢!)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劳——( )——( ) 力——( )——( ) 到——( )——( ) 自——( )——(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通过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附 咱 倒 另 伸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卡片)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二、学习: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问题:猴子为什么要到井里捞月亮? 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3、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教师参与以下几个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体会小猴子为什么这样叫? 2)谁跟着叫起来了?后来呢? 3)进行比较:猴子叫起来的这四节中,哪些话是相同的?哪些词语不同?进一步加深体会。板书: 4)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师生间分角色读书,大家进行评议。4、五至七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三、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启发想像: 1)老猴子抬头一看,喘着气说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四、总结: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们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们就想办法,依次倒挂起来,想把月亮捞上来,因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月亮仍然在天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给这篇课文续加结尾(选做)。板书设计:
展开全文阅读
-- 作者:webson-- 发布时间:2005-2-6 18:43:22-- 扩展资料 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刻舟求剑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错误。
标签:
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3册教学设计
捞月亮(网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寓言二则(网友来稿)
下一篇: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