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98
标签:
教学论文
让美在学生的心田流淌(网友来稿)
让美在学生的心田流淌
内容摘要: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像一截蓬勃生长的新枝,凭借树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凭借枝头的绿叶承托阳光雨露的滋润,从而抽出智慧的嫩芽,成为教材“百花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教材,把教材中所蕴涵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育 审美意识 审美心理 审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美育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尤其是我们的苏版国标本,可谓图文情并茂,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对这些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如何来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博大精深。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更是精妙绝伦,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琅琅上口,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笔重彩,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歌颂撼人的人文美;有的铿锵有力,掷撞出一股凝重美。如《世界多美呀》,文章以一只刚出壳的小鸡的视角来描绘这个世界,语句优美清新,字字叮当有声。“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是全文的灵魂,凝练出世间醉人的美景,使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草原的早晨》描绘了草原特有的风光物象,响亮的鞭声、诱人的新绿、蹦跳的羊群、奔驰的骏马,以及蓝天下回荡的牧羊人的歌声,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直觉的语言材料,以它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描写日月星辰的《鲜花和星星》、《夕阳真美》、《云房子》等,描写山川草木的《春笋》、《春到梅花山》、《咏华山》、《台湾的蝴蝶谷》等,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景观,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但这些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学生所陌生的、不常亲历的,如果没有丰富形象的视听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他们便无法领略到这些美,或者说不能充分领略到这些美,也就无法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我们可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象声音,为学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沉浸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言行揣摩,体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有爱民如爱子的毛泽东、周恩来,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对科学一丝不苟的达尔文、居里夫人,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就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实现了“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启发想象,捕捉意境美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 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性中,浅浅而读是没法读出什么来的,只有唤起想象,学生才拥有广阔的天地,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才能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江南》是一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质朴精练,形象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时,我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想象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鱼儿是怎样欢快地游来游去的?这些景物若画下来应该如何安排?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上面滚动着晶莹的水珠。荷叶间露出一张张粉红的笑脸,那是亭亭玉立的荷花。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最后点出最美的是画面上没有的采莲姑娘。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品描写的内容再现了出来,进入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从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五、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创造美的训练。如《水乡歌》,文中介绍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水乡美的东西远不止这些,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语言文字材料,让他们从中发现水乡还有什么美什么多,先说一说,然后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写儿歌。课堂上瞬时出现了一群埋头创作的小诗人。不多长时间,一首首生动优美的儿歌就从这些小诗人的手中诞生了。这样的教学,于师于生都受益匪浅。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以上五点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使用。但不管怎样,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就要紧扣教材中的精彩语言,刺激学生的知觉形象思维,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精神上得到满足,心理上产生愉悦,课堂上形成轻松沸腾的氛围,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灵震撼下,激“愤”发“悱”,从而顺理成章地将美导入学生的心田。
标签:
教学论文
让美在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因素的作用及调控(网友来稿)
下一篇:
匆匆(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