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47
标签:
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下册总备课(网友来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总备课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教材,在充分体现高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同时,注意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全册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
1、本册共编有35课。其中看图学文2课,精读18课,略读15课。全册保留了原教材11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大瀑布的葬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桃花心木》《“诺曼底”号遇难记》《乌塔》《军神》《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2、本册注意了语文训练的整合性,重新精选了训练重点,共编排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的顺序写”三个读写训练项目,分别放在第二、第五和第七组中。全册将课文编为8组,每组一般4-5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编写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编写了“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编写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积累·运用”。
3、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课例。包括预习或阅读提示、课文以及思考·练习。
预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前。预习的要求在中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或做上记号,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拓展学习的领域。
课文。所选课文强调文质兼美,适合教学。每组中的课文在内容或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设计3—4个题目。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结合。
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阅读提示从激趣入手,一般设计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和归纳小结。调整后的训练重点,在项目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动,减少了总量,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这些训练项目,努力体现试用修订版大纲精神,强调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在训练中突出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积累;同时又注重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本册例话,就读或写的某一点说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安排训练项目的三组,要围绕训练项目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安排重点训练的组,要注意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读写基本功,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第二、六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自觉锻炼意志 品质;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培养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祖国优美的风景名胜,陶冶爱美的情趣。
2.继续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2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词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基本方法。
6.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能逐步做点读书笔记。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口述见闻,做到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8.留心周围事物,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的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逐步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教学提示
(一)精读课文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3. 注意“思考·练习”的变化。
4.继续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5.加强看图学文的教学
6、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四、 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展开全文阅读
2、授课时,努力创设情景,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3、教给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新知识点要增加训练量。
5、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6、继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使他们的成绩再上台阶,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朗读法 表演法
情景模拟法 练习法 质疑法 网络学习
六、课时分配:
课文 59课时
积累、运用 32课时
读写例话 3课时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在本册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教育,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学习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成果,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认识隔音符号。
3.学会常用汉字210个。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形近字。学会用音序、部首的方法查字典,学习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字义,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认识代词、连词。辨析近义词、多义词,能正确进行词语搭配。
5.认识句字的主干和枝叶。认识被字句。能进行变换句式的练习。继续练习扩句。学习写比喻句。能分辨正确和错误的句子。
6.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预习课文。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进行复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学写日记、缩文和使用顿号。
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5篇,保留了现行教材11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增选了24篇思想性强、富有时代感的课文。35篇课文中有18篇讲读课文,15篇阅读课文。此外,还有3则读写例话,8个基础训练。这册教材以读写训练为核心,兼顾内容上的联系组成8组,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每组教材基本上包括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部分。
本册要求识字210个,安排在讲读课文中。教材配有多幅图画及照片。这些图画和照片色彩鲜艳,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男 25人,女 15人,经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聪明、活泼、积极向上,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课外辅导,使他们成绩有所提高,积极赶上。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学习。
4、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5、认真做好后进生辅导工作,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6、多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7、对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标签:
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找春天》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
长城(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