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79  2018-05-27
标签:教学设计 第9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9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雨果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①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再读课文,直指重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组内探讨,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一、抓住重点研读课文

1.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2.品味词句。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3.小结: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二、再读体会

1.自读课文,想读谁说的话就读谁说的话,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

3.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

三、拓展、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或者是你打算怎么做,都可以记在你的日记本上。

2.播放《父亲》这首歌,在动听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四.作业超市

必做题:1、抄写生字词 2、写课后小练笔

选做题:亲手给爸妈制作明信片,写上你最想和他们说的心里话。

阅读推荐:《背影》

板书设计: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标签:教学设计 第9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9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推敲》名师课堂实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下一篇:找春天 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