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220  2018-04-18
标签:教学案例 第10册教学案例 人教版第10册教学案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 陈胜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5课。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体会文本语言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

2、感受风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语言,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设计理念:“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有教育意义。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的,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复习检测,上板听写。

二、谈话导入,读题激趣: 

同学们,请欣赏德国。美吗?有什么想说的?

让我们跟随季羡林老先生,再一次走进这爱花的国度,这奇特的民族。请大家齐读课题—— 

引读课题:谁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

谁的花是给谁看的?(读)

三、学习目标入我心。找生读。

四、初知文意,直入中心: 

1、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几次踏上了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找出这些句子,画出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可以批注自己的体会。

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1)最先跳入你眼帘的是哪个词呢?

预设一:“花团锦簇”的“簇”怎么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花很多,很茂盛)师提示:有高有低,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感觉。 “一簇”是这样,“一簇簇”呢? “花团锦簇”又是什么样子?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花可真多、花可真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 

预设二:“姹紫嫣红”呢?花的颜色有哪些?花的品种呢?花的姿态呢?(花五颜六色的、十分艳丽,侧重写花的色彩。花可真美啊!板书:花美)。这两个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奇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幻灯片。)谁能把这美的画面读出来。(练读,要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好?

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幻灯片,配乐诵读。)

3)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画面。是啊!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带上你此时的感受再读,挑战自我,试着背诵。谁背会了?会背的可以背。用赞美的语气背一遍吧。

3、感受民族之“奇特”:

1)、刚才,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又从哪里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找出文章中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说一说让人感到奇特的理由是什么?(小队讨论)。出示课件。

预设一:脊梁:脊梁在哪?摸一摸。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家里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到花的—— 如果你是作者,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 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预设二:家家户户:家家户户就是说――(每一家,所有的人家。)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真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呀!那我想调查调查,家里有养花的请举手。那能不能说我们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呢?(不能)可是在德国却是家家户户,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奇特吗?(奇特),可见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你把他们这种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吧!(生读)

2)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奇特的民族。(全班配乐朗读)

4、德国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季羡林爷爷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慨?请同学们找出来。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幻灯片)齐读句子。理解这句话。

2)这里的每个人都已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化做了无声的行动,化做了满街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他们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这确实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 ?(出示幻灯片)

3)让我们再次回归文本,感受这耐人寻味的境界。齐读,出示幻灯片。

五、升华中心,读出自己。

1)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付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下爱的种子,就会收获爱的果实。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幻灯片)。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八个字放在心中,放在自己的行动中,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美丽。

2)在本课的学习中,你还觉得哪些句子好?或者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都可以说一说。



展开全文阅读六、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来到了德国,感受到了那里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份心灵的充盈。季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课件;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但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课后,同学们可以多读读季先生的其他作品。(课件《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

2)在歌声中结束。 教学内容:由德国风光导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并回答两个问题,作者几次到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是从这个环节过度到季老对德国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是中心句,也是理解本篇文章线索的句子。然后就是围绕这两句话进行朗读感悟教学。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指导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课件、资源内容:1、欣赏德国美景

2、出示学习目标

3、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几次踏上了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出示任务一: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画出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独立思考)

5、出示美景,情景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

6、出示任务二: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画出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独立思考)

7、出示动画,理解词语:莞尔一笑。

8、出示任务三,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9、拓展延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举例谈谈。

10、读出自己:在本课的学习中,你还觉得哪些句子好?或者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都可以说一说。

11、出示收获和总结。

12、出示美景和音乐《同一样的爱》,学生齐唱并手语表演。在歌声中感恩、结束。

课后点评:

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来看,这节课目标确立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适合孩子的实际教学水平。主要活动如下:

活动一、顺学而导

上课伊始,我从学生最喜爱的德国风光图片引入,让孩子们说感受,进而将重点切入本课主题,在季羡林先生的眼中,花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度,这奇特的民族,自然而然引入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看似简单,却是亲切自然,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将理解词语与阅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字义理解上,如簇,通过图片欣赏加深理解,然后再把它们送进句子当中进行美读积累。我从层层递进的方式教学词语,由表及里、由词到文,使词语教学与课文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二、先学后导  

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生命中存在的一种天赋的学习能力,要相信学生有可以自学的能力。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充分地学: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哪些语段让你感受到景色的奇丽?哪些语段又让你体会到民族的奇特?并在旁写写批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从重点词句中,读中悟,悟中品,感受这两个特点。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面,如: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鲜花簇拥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开放,挨挨挤挤,多么迷人的画卷啊!”我接着引: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中心句。“学”在先,学而有疑,老师再“导”,这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又可以使老师的“导”有针对性,在疑难处点播启迪,让学生能“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活动三、为学设导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老师的“导”只是一种帮助,是为“学”而设“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开始学文时就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随文渐入佳境,和作者一起联想品味。如在品读奇丽景色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闭目想象,然后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我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黑体方块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正是“为学设导”,在难点处“导”,才使“导”带动了学生的“学”。  

活动四、美读成诵

课堂归根到底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学”,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导”。所以目标大程度很高。当完成背诵第四自然段这一教学目标时,在课堂上学生反复的朗诵美读的基础上,应该都差不多能背下来,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检测进行检查——填空的形式背诵,略降低了一点难度,学生感情背诵不成一点问题。

活动五、升华中心

出示美景和音乐《同一样的爱》,我和学生齐唱并手语表演。在歌声中感恩、结束。

升华中心,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含义,并再次受到深刻的教育。

总之,这是一节有着浓厚语文学习氛围的课堂,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读书时的那份投入,都让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真是幸福,收获幸福的同时,这堂课也带给我很多收获,很好的完成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学生借助计算机和电子白板,自学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电子白板播放图片,渲染情境,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的电子白板、计算机认识和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音频,激发学生读文兴趣,学生观看资料,了解作者季羡林;借助电子课文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巩固词语,理解词语;借助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读文、感悟,积累语言;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语文教学可依据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编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设计特色: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上机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了学习氛围,烘托了课堂气氛,使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的想象都不可思议的展现在眼前,增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十足的语文味。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余文
五、教学及学习建议(课后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讲完课之后我有很多的感慨。

较为满意的是:1、准确把握课文。本文是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

2、理清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巧设过渡,创设情景感悟体会。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下了不少的功,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由德国风光导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并回答两个问题,作者几次到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是从这个环节过度到季老对德国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是中心句,也是理解本篇文章线索的句子。然后就是围绕这两句话进行朗读感悟教学。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围绕中心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言为心声,希望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课堂容量太小。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无痕处解决这一难题,是我课堂中力求突破的。但做的还不够好。

 
标签:教学案例 第10册教学案例 人教版第10册教学案例 自己的花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我是一只小虫子》精品教案
下一篇:《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