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50 2018-04-07
标签:
课堂实录
第10册课堂实录
苏教版第10册课堂实录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及名师点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1.简介阿炳。
师:《二泉映月》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一首曲子的名字。《二胡映月》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
生:阿炳。
师:出示阿炳的图片。简介阿炳。出示:阿炳(1893年——1950),本句华彦钧,民间艺人,江苏无锡人。
(简介阿炳的任务可以直接交给学生,布置预习时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交流)
师:你们还知道关于阿炳的什么情况?
生:一岁时阿炳有母亲死了。
阿炳还会弹琵琶。
阿炳他作了《汉奸的下场》《听松》《马占山打东洋》等曲子。
2.听曲子,谈感受。
师:同学们,想听一听这首曲子吗?
生:想。
师:你们准备怎么听呢?
生:用心去聆听。
师放音乐,学生认真听。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委婉动听。
凄惨。
悲伤和寂寞(板书)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音乐,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室里鸦雀无声,听后学生就能有所感受。)
师: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动听的曲子呢?听老师读课文。
师读课文。
出示二泉的图片,出示李坤、苏轼赞美二泉的诗句,师读诗句。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李绅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 苏 轼
(可以让学生齐读,体会诗句的内容)
二、学习词语。
指导读词语:出示词语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如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升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指导名读
有学生横着读。(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思考,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竖着读,并说说分别是写什么的?
生:第一组词:是写月光的。
第二组是写阿炳的坎坷经历的(精神的)。
第三组是写乐曲的。
师:“静影沉璧”什么意思?
生:非常安静。
墙壁。
是墙壁吗?
师:是什么东西像玉?
生:月亮
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师:以后理解词语时要看清楚。
(这个词语的意还是没有搞清楚,不要忙着往前赶。)
学生自由读,记这些词。
齐读这些词。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郭廉 何晓晴 洪玉 王雨生
(及时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音,及时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生:二泉映月是怎样诞生的?
阿炳的经历?
师:什么样的经历?
阿炳的坎坷经历。
师:坎坷什么意思?
生:
一共几小节?怎么分段?
生:一(1-2)
二(3-5)
三(6)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一(1-2)
二(3-4)
三(5-6)
师:对课文有整体的印象了吗?再去朗读课文,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去朗读。
生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写生字、习字册
第二课时
师:上午学习了二泉映月,留下了一个问题: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如此动听的乐曲。
打开书,找一找有关听的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提醒:在第二自然段有很多关于听的句子。
学生找,画。
生:什么声音也没听见。
流水的声音
……
指名读第二节。
师:小阿炳听到了什么?
生: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什么也没听见。
师:师傅说什么?
生:听到了奇妙的声音
师:什么是奇妙的声音?
神奇美妙的声音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
指名读第三节。
师:十多年过去了,变化很大。引读第三节。
指名读第四节。再指名读。
师:阿炳听到了什么?
生: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师:第一次他来到二泉什么也没有听到,这次他听到了什么奇妙的声音?他为什么没有听到美妙的声音,反而听到了这些声音?到第三自然段中找一些关键的词来回答。
生:双目失明
师:能理解双目失明吗?闭上眼睛,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感受。
生:一片漆黑 害怕 孤独寂寞
师:还有?
生:卖艺
师:你看到过卖艺的人吗?他们的日子过得怎样?
生:看到过。
生活艰苦。
师:再来读一读第四节,想象一下阿炳的艰苦生活。
师:用简短的几句话写一写。(任选一个)
A、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怎样卖艺?
B、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样卖艺的呢?
C、一天,阿炳发烧生病了,为了度日,他又是怎样卖艺的呢?
生动笔写
(学生写的过程中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写)
学生交流:
生: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独自一人在大街走着,身上只有几件薄薄的衣衫。……他冻得发抖,在雪地里拉着二胡,二胡的声音都颤抖了。几个好心的路人给了他几个铜钱,又被几个小乞丐抢走了。
生:一天,阿炳发烧生病了,为了度日,他艰难地站起来,带上放钱的盘子和二胡来到大街上,他拉起了二胡,琴弦随着阿炳的咳嗽而剧烈地抖动着,可阿炳还是坚持着拉琴……
展开全文阅读
生: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还在大街上拉琴,太阳晒黑了他的瘦削的脸庞,汗水浸湿了他破旧的衣衫。拉了一天了,他才得到了可怜的几块钢板。
……
师:阿炳有没有被苦难压倒。
生:读第三节的一句话
师: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为什么要把这心声倾诉给茫茫的月夜?
生:因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盲人。
师:他的叹息有人听吗?他的哭泣有人听吗?他的倾诉有人听吗?他的呐喊有人听吗?
生:没有。
引读:又是一个中秋夜……呐喊……
师:听着音乐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
指名读
师范读:
这乐曲起初是委婉的,高潮时是激昂的,
指读:起初……
这部分写什么?
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
课文哪里写了这些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生生: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到了夜晚,月光似水,静影沉璧,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耳畔。
生: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生: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齐读这几段话。
指读:随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随着音乐的升腾,表达了阿炳:
生: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请一学生拉二胡,音乐的高潮部分。
师:阿炳经历了多少苦难,但是他并没有被苦难压倒。是什么支撑着他呢?
齐读: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指名读
师: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他还喜欢什么呢?
生:光明
师傅
祖国
师: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
齐读最后一节。
出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自觉地站在民众的一边,用充满激情的歌喉大声唱出人民的心愿,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行,鼓舞人民的斗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街头编唱过《汉奸的下场》等小调。他著名的二胡曲《听松》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故事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他唱过《马占山打东洋》,列举了朝鲜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呐喊“勿做亡国奴、抵制日本货”。
师读这段话
出示: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法国音乐家听到此曲后,曾赞叹这是东方音乐中最神秘的旋律了。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板书:
听 动听 凄惨 悲伤
9二泉映月 听 没有 奇妙
听 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阿炳 对命运的抗争 对光明的向往)
名师点评:
总的感觉,这两节课上得比较流畅,说明教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从文章的分析,到教者的范读及学生的朗读,看得出来课前是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课堂上,教者感情投入,朗读感人,学生也很投入,朗读时能读出感情。
课堂上,有几个环节设计得很好。一个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展开想象,写出A、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怎样卖艺?B、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样卖艺的呢?C、一天,阿炳发烧生病了,为了度日,他又是怎样卖艺的呢?(任选一个写下来)学生在通读了课文又反复朗读了第四节之后,展开想象,在《二泉映月》凄惨的音乐声中,写出了阿炳在几种情况下是怎样卖艺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阿炳坎坷的经历,苦难的人生,从而加深了对这首乐曲的理解。
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讲解第四节时,教者的一连串的追问,他的叹息有人听吗?他的哭泣有人听吗?他的倾诉有人听吗?他的呐喊有人听吗?这追问,一下子就让人体会到阿炳的孤独寂寞,阿炳苦难的经历。他是有苦无处倾诉啊,所以他只能来到二泉,把他的情感通过音乐倾诉给二泉听。
《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提到二胡,自然就想到了这首曲子,不光中国人爱听,外国人也爱听,补充一个环节,出示一段文字:法国音乐家听到此曲后,曾赞叹这是东方音乐中最神秘的旋律了。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这段文字补充说明了这首曲子影响的范围之广。
在讲到从曲子的高潮部分听出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时,教师让一学生用二胡独奏曲子的高潮部分,拉琴的拉得很投入,听琴的人也听得入神,效果很好。
当然,还有值得讨论,值得注意的地方。
课堂上,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第一课时刚开始导入课文,简介作者时,教者自己作了介绍,既然课前让学生做了准备,像这样的小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就行了。
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性值得注意。第一课时,教者安排了一组介绍二泉的图片,引入了李绅和苏轼的两句诗,教者读了一遍,然后就过去了。这个环节放在这里有什么意图,什么目的?既然出示了,就领学生读一读,告诉学生这里出示的图片和诗句的目的。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如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升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这三组词出现之后,教者指名让学生读,学生横着读了,教者才发现没有提醒学生要竖着读,学生才体会到老师出示的三组词是有关联的,事前教者就该提醒学生自读,让学生去发现这三组词的联系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让学生做的每件事,要让学生明白做的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
课的结尾部分,由于时间不够了,教者匆匆地就把课结束了。这里反映了一个问题,教者整体把课堂的能力还不够,课堂上时间的安排上还不够紧凑,心理上还存在求全的思想。要知道,一堂课上不应该求全,不能因为求全而把重点的内容一带而过。课的结尾,总结文章的中心,从这首曲子中体会到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没有说清楚,板书上也没有体现出来。课堂实录中板书最下面一行是后来加上去的。
标签:
课堂实录
第10册课堂实录
苏教版第10册课堂实录
二泉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寓言二则》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下一篇: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