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49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教室里的变革(网友来稿)
吕建玲

编者按 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已近一年,新课程给中小学课堂带来哪些深刻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哪些改变?中国教育报刊登一组文章,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聚焦课改新课堂。

教 室 里 的 变革

课堂活起来了 学生动起来了

  走进课改实验区,感受最深的是课堂确实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和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

  上课铃一响,老师拿出的不是课本和粉笔,而是各种小礼物、小玩具,还有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模型,老师不断地提问题,学生们跳着、喊着、抢着回答问题,没有抢答上的学生则抗议:“我还没有回答呢!”这种教学场面,不要说教师们感到新鲜,就连许多课程专家也是头一回见到。

  在江苏无锡市锡山区八士中心小学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数学课上,学生没有课桌,没有书本,只有地毯与积木。他们分成小组,互相商量着,彼此协助,利用各种形状不同的积木,拼呀、搭呀,不一会儿,形状各异的图形出现在孩子们手中,在无比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了数学的拼搭知识。

  “小朋友,拿出我们各自准备好的东西,到长桌子的那一头滚过来,看谁滚得好。”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热闹开了,笑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不一会儿,问题出现了。一个胖胖的男孩子说:“老师,为什么我的方盒子滚不远呢?”老师随即把问题抛给学生:“是呀,大家一起来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东西滚得远,有的东西却滚不远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锡山区东北塘镇寺庄小学王岩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美术《滚动乐园》的片段,王老师没有就课本教学内容“球形物体”进行任何讲解,但学生们却在教学的参与中自己摸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体验到了。

  在湖北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室里,记者看到了别开生面的一幕:老师举着各式各样的物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全班学生高喊:“三角形、正方形。”这种颇为新鲜的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学生桌上堆满了牙膏盒、玩具盒、饼干桶、茶叶盒、魔方……这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老师让孩子们猜一猜、摸一摸、选一选、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感受有趣的图形,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广西玉林容县容城镇第三小学的艺术课。“教室”设在校园大榕树下,几十个孩子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开始上课了,孩子们踏着音乐节奏跳“拍手舞”,那么轻松自在,那么纯熟自然。在和风细雨般的轻音乐声中,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画里的声音》。”图画里也有声音?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老师首先让大家观察徐悲鸿的一幅画《风雨鸡鸣》,问孩子们:“这幅画中有什么景物?”“想像它会发出什么声

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孩子们一看到他们熟悉的大公鸡,迫不及待地“喔喔喔———”叫起来,课堂上“百鸡争鸣”起来。之后,老师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组织他们进行“拔河”和“踢球”游戏,巧妙地创设了运动场景的声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运动中体验“加油”的声音。在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想像课本中的图画《拔河》、《踢球》里可能发出的声音。最后,老师让学生做各种口型和表情,创设一幅幅“活”的生活画面,再让其他同学观察、联想、想像“画”外之音,课堂又一次“动”起来。这一改革举措对长期困扰课堂教学的弊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记者在课后采访了一些教师,他们说,新课程的理念带给教师的变化是巨大的。这是一种新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尽快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过去上课以听为主,现在不同了,学生要动、要想、要做、要摸、要数……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真正解决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这种符合儿童天性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他们在每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出色,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

把讲堂变为学堂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老师十分投入地与学生同学习、同探究。老师诱导学生说:“教教老师q字怎么记?”学生兴致勃勃地说,“气筒打气qqq”,“像个9字qqq”,“P字反写qqq”。老师称赞学生:“真是些聪明的孩子。”老师接着说:“跟着老师来写。”然后老师示范,学生书空、描红、书写……整节课老师帮帮学生,学生帮帮老师,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一节课在学生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划上了句号。

  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学生们5人一组围桌而坐,时而各自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学具,时而相互交流着各自的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着对方的遗漏,纠正着对方的差错,老师不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个别指点,学生们很快演示出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课堂其乐融融,充满生命的活力。

 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师生互教互学的感人场面,学生在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们认识到,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只要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他们尝试着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凡是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教师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不再包办代替。通过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比如,“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几何事实,在过去的旧教材中是直接给出来的,绝大部分学生觉得抽象,不好理解。而新教材则用了三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河北省鹿泉市石井乡中学教师王利敏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先观察每一幅图画的是什么,然后想一想它说明了什么,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看懂了图意后,很快理解了这句话。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用疑惑不解的眼神望着老师。接着,王老师让学生自己想生活中哪些例子能说明这句话,学生活跃起来,有的说:“流星划过长空说明点动成线。”有的说:“自行车辐条的例子说明线动成面。”有的说:“一个圆围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就形成一个球,说明面动成体。”在他们的启发下,那部分同学也开了窍。像这样结论性、概念性的东西,教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却记住了,教师们高兴地说:“这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展开全文阅读
  打开初中数学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图形”可以发现,这一节中,除了两幅图没有一个概念,几乎全是问题。人们不禁要问:“这点内容也值得上一节课?”确实,与传统的演绎型教学相比,这里没有定义、定理,更没有推理、证明。可是,就是书上的这点内容,竟然到下课还有一点内容没有讲完,原因是什么?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对书上设置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班在对圆柱、圆锥的异同点进行交流时,有一个学生竟把“它们求体积的公式不同”说出来了,书上要求学生比较它们形状上的异同点,但在教师提出“谁还能说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时,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便可得出正确结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满堂灌”下的机械重复、简单记忆,而是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积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了知识。

  学生在与教师合作性的互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课改实验的无限希望。

 

在玩中学 在做中学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在实验区听课,发现课堂最明显的变化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有了“做”的机会,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青岛61中地理教师在讲授“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一节时,一改过去“教师展示等高线地形图,讲解图上五种地形的特点”的做法,让学生体验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师生一起利用沙子堆出山体的模型,提出了“如何将立体山绘在平面图上”的问题,让学生用刚学过的数学“绘俯视图”的方法,绘出不同形状的山体等高线图,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经过探究、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出“等高线地形图”五种地形的特点。

  大庆市直机关三小孔祥玲老师上语文《四季》课时,让学生用身体动作表演四季,背诵描写四季的诗,画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唱四季歌,跳赞美四季的舞蹈,然后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事物,画图提示,让学生练习填写。大庆路小学潘琼老师则用《秋叶飘飘》儿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对四个季节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让学生猜四季,找四季,画四季,说四季。有的画了风筝,说:“我喜欢春天,春天能到野外放风筝。”有的画了螃蟹,说:“秋天到了,我能吃到香喷喷的螃蟹了。”还有的说“春天可以去春游。”“夏天爸爸戴墨镜。”“秋天老师穿上了风衣。”“冬天青蛙睡着了。”直到下课了,学生们还在不停地画、不停地说、不停地笑……

品德与生活课有了新的上法,贵州贵定县二小彭丽老师上《玩叶子》时,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活动材料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活动内容联系农村孩子的实际,活动过程始终围绕“玩”这一主题展开,并细化为“找叶子、认叶子、议叶子、制叶画”几个环节。学生通过采集叶子、观察叶子,了解叶子的构造,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和生物界的相互关系,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通过制作叶画,培养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叶子做叶画,有自己干的,有和他人合作的,忙在其中,乐在其中。教学变成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湖北武昌二师附小王桢老师的语文课《找春天》,让学生扮演成小燕子,到校园中去找春天,到大自然中去找,在观察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有的做成植物标本,有的拍了照片,有的画了画,还有的积累了优美的语句。这些充满机智的教学方法,令孩子们兴趣盎然。

  体育课也令人耳目一新。孩子们用旧报纸做障碍物,在地上铺成各种图形来学“跳”、练“跳”,有单双脚跳,有原地跳,有转身跳,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玩起来,跳起来,跳出了花样,跳足了运动量,跳来了欢歌和笑语。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以往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恨不能使出浑身的解数,学生拘谨、呆板地坐在那里听,一切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和程序进行。而实验区的这些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创设情境让学生与知识牵手

 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实验区,在许许多多的中小学课堂里,看到孩子们学得那么轻松、快乐、自信,听了老师们的所思、所感、所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的魅力所在。

为了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教师们积极开动脑筋,表现出了无穷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例如,在学习《整理房间》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设计了一个非常乱的房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产生整理房间的愿望,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打算怎么整理,最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整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初步形成了分类的概念。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山东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张爱芳老师在教一年级(十几减九)这节课时,给学生营造的是卖气球、风车、猜谜、套圈的场景,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现和提出问题。还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百分数的应用练习时,在电视屏幕上播放了如下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提问:1.诗中哪一个字

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4.找一首诗(或绕口令、顺口溜),某一个字出现的字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0%。然后,学生进入教师设计好的学习情境中去找,有的从文字材料中去找,有的从音像资料中去找,有的从网络中去找,有的从电脑光盘中去找。小组内有的搞查找,有的搞计算,有的搞整理,分工合作,结果找出了许多符合要求的诗歌、顺口溜、绕口令等,真可谓五花八门,丰富极了。

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向探求知识的道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去发现。从课堂情况看,一扫过去那种启而不发的沉闷气氛,一上课学生就处于兴奋状态,贵州贵定县第二小学教师彭丽在上《生活标志》一课时,以画激趣,导入新课。课前先把一些标志贴在教室四周,如出口标志、安全梯、消防、公共电话、问讯处、垃圾桶、节水标志、易碎标志及一些商业标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含义,让学生领悟标志存在的意义。简单的讨论之后,教师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趣中求新。除了教室贴的标志外,让学生画自己知道的生活标志、商品标志,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标志,感受生活标志就在我们身边,设计标志并不神秘。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猜谜语、讲故事、比赛、游戏等,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石塘湾秦巷小学钱云松老师在教《蒲公英》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花托,就让学生画蒲公英的花,然后看图理解花托,这比语言描述要清楚,而且又形象。在教古诗《小池》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根据诗提供的景物作画,重现作者所见景物。在教口语交际《学校绿化》时,老师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边走边看边说,让学生当导游,有声有色地介绍学校花木位置、特点,学生兴趣盎然,观察、思索、交流,一节课显得那么短暂。


展开余文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

这是安徽芜湖市27中方宁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密度与浮力》。上课了,老师把一杯水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脸神秘地说:“你知道巨大的潜艇能够上浮吗?你见过气球载人腾空而起吗?那么,你能不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看谁的橡皮泥里放的钢珠多?”

  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学生把橡皮泥做成锅型、船型。一会儿,各组报出数目:“48、42、38……”教师问:“橡皮泥为什么可以浮在水上?”学生回答:“水有浮力。”随后,老师让学生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平时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个说与重量有关,那个说与体积有关、与形状有关、与密度有关……这是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不对呢?老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对或错的评价,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学生分小组开始探究,他们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下去,他们不停地往水中放盐,鸡蛋浮起来了,学生又把铁块放入量筒,用弹簧测力器去测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兴奋的状态。他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种种猜想,最后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最后,这节课在兴奋中结束了。学生通过这节课的“自我体验”获得了参与科学活动的美感,也许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究式教学。以往的探究,强调的是方法、技能的掌握,是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验证,而这节课是注重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去验证实验。

重庆北碚区天生桥小学刘建川、胡雕老师在给学生上《风的观测》时,让学生自制简单的风向标、纸风车,然后打开电扇演示自制的风向标、纸风车,边观察边写出研究报告。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甘苦,其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会发现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这是一种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改变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学的多了

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是好课,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他们不需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

  新课程培训使教师明白了,不是要教师给学生讲明白,而是要引导学生想明白。

  在宁夏灵武实验区,一位负责培训的教师上了《心声》一课,讲解分析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而实验区一位教师的上法,令人耳目一新。教师首先让学生把座位重新调整,4人一组,自愿组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再在全班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激烈的争辩中,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思路、写作方法和特点。同样的一课,两种截然不同的上法,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后一种做法一改过去教师领着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堂课,让教师们悟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道理,也让教师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

  这节课,在实验区教师中引起一场大讨论。“7分钟”胜过“30分钟”,教师少讲学生反而多学。更为可贵的是,教师开始从学生的行为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头脑中有了学生意识,不是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而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

  广西玉林市语文特级教师党雪妮上语文课《田忌赛马》时,先通过游戏让学生获得对输赢的情感体验,然后各自分别写出表达输赢内心感受的词语。这一活动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了“比赛”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的情感体验,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为新课的语言实践活动做好准备。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围绕“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课文里的哪一个人物?”“你最欣赏哪一句话?”等几个主题进行交流,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把握内容、感悟语言、评析人物、升华情感。然后,教师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一是模仿电视现场直播的形式,让学生当讲解员,“直播”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使“直播”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探究、研究问题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当齐威王的谋士,给他献上一招儿,使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照样赢,锻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深刻性。最后,教师又组织了创新活动:第三次赛马。让学生分成两个队,一队代表田忌和孙膑,另一队代表齐威王和他的谋士,双方吸取前两次比赛的经验和教训,好好研究怎么取胜,然后进行第三次赛马。这一活动是围绕文章中心“讲策略”来设计的,让学生通过亲自赛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发展。

这一次的教学完全抛弃了分析课文的程式,不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不难看出,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回答问题、读书、记笔记,而是主动地参与,积极地讨论,大胆地质疑。

  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学习要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不能用教师喋喋不休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新的教法,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教室。



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

一次,在实验区听课,一位青年教师讲完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生生地站了起来,低声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点,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终于听清楚了,然后耐心地给这位学生又讲了一遍。

  这样的事例,在实验区的学校可以说俯拾皆是,正如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教委副主任黄莹丽所感慨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最为明显的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明显增多。”

  记者在实验区采访,最大的感受是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与学生说话时腰弯下来了,一些中小学课堂开始出现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地被“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有的教师甚至说自己在课堂上就像“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比如,一堂生物课,学生们在讨论中提出了无花果和菠萝是果实还是种子?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老师当时也答不上来。但是,老师和学生一致约定,都去查找更多的线索,下次上课时看谁能够获得更可靠的答案。通过师生真实而自然的交往而带来的教学情景,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飞扬,而它透视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变革。

  新课程的培训,教师们被震惊了,他们内隐在心中的某种东西被唤发出来,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既不敢参与课堂教学,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嘴里谁都会说的理念,在内心却未必得到认可,这些问题折射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直接挑战了师道尊严。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前,教师回答不出学生提的问题,觉得很没面子。如今,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传授者,碰到不会的问题,教师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如果教师说错了,就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了架子,反而变得很轻松。师生关系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题,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丧失的是什么?是某种师道尊严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走到学生中间,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教师就像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师生之间有了这种和谐的关系,那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气氛就会悄然形成。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和教师的接触都非常密切,可以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

  正如实验区教师所体会的:“过去,讲台设在教室的中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讲台和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中心,久而久之,它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不再‘居高临下’,师生间的距离感没有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自然会发生变化,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

实。”

  “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的意见吗?”“想说的站起来说吧。”“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比以前更主动了,更爱动脑筋了,更爱提问了,更敢表现自己了。

  教师在课堂上的路线发生了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里蕴藏着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这不仅仅是教室里面发生的事情,它预示着一种新的学校文化正向我们走来。



放归林间自在啼

科学家做过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展开余文
新课程培训中,课程专家讲述了“跳蚤和爬蚤的故事”,使教师们受到很大启发,他们产生了一个想法,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看看他们到底能够跳多高。于是,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喋喋不休地讲,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倾听,了解学生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尽情发挥。一段时间以后,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福州仓山实验小学教师郑镇深有感触地说,实际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老师还要细腻,还要敏锐。在分析《高粱情》时,一位学生站起来提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句子:“父亲掐了一小截高粱的根,让我用舌头舔舔。”这个学生认为,这句话说明高粱根扎在地里扎得很深,很难拔动,所以父亲只能掐一小截。立刻有学生反驳:“不对,因为高粱养育了父亲的一生,他非常爱高粱,不舍得把它拔起来,所以只掐一小截。”父亲对高粱的爱,正是这篇文章所蕴涵的情,学生们从父亲一个小小的动作中体会到了,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对事物追求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原来,摘掉“玻璃罩”之后,学生可以跳得这样高。

  天津大港上古村小学教师张玉杰在上美术课时,发现一个学生把太阳涂成了草绿色。问她:“为什么?”她甜甜地回答:“要是有一个绿色的太阳该多好呀,夏天就不会那么热了。”“多么奇特的想象。”老师由衷地赞叹道。张玉杰体会到,学生的创作应该是自由、自主、自发和充满乐趣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给学生创作的自由度,保护学生的创造天性,唤醒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释放学生的创造灵性,这才是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

  湖北武昌中华路小学教师雷鸣春的艺术课《手形的联想》更是别开生面。上课了,老师手上沾满涂料,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了一棵粗粗的树干;接着,孩子们用沾满涂料的双手,给大树“穿”上了衣服。望着一片茂密的绿叶,孩子们兴奋得拍起手来。老师举起右手,不断变换形状,引导学生说:“不同的手形可以给人带来很多联想”。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手高高举起,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手枪,有的像一把水壶……一双双小手像变戏法一样,几十种有趣的图形出现了,不仅形象逼真,而且还摇头摆尾地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拿出彩笔,把自己的联想画出来,每个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有的画出了大白兔,有的画出了一束五彩缤纷的花,有的画出了巨大的风筝、和平鸽、皇冠、地图、鳄鱼、螃蟹……千姿百态,闪现着小小艺术家心灵的智慧。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创作展示出来时,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鼓起掌来。“谁能在手上画出自己的联想?”老师的话充满好奇,孩子们拿起彩笔在自己的手上画起来。这节课,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手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抽象的联想具体化,让孩子们体会到联想是轻松的、愉快的。

  过去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控制太多,约束太多,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如今,教师正在努力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湖北武昌区柴村小学教师杨光无限感慨:“课程改革的春天里,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孩子们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我们的课堂真是“放归林间自在啼”。



 (摘自《中国教育报》)

标签: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教室里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们趟过小溪》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下一篇:<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