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61 2016-07-02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学习这组教材,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的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习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一种“冲突”:首先从视觉上看,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从心理认同上看,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糊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疑惑;从思维方式上理解,小学时期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本文对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定势思维方式是一种挑战。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通过读、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准备:
备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最好”
1.自由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思考:作者对自己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课堂交流
(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2)作者对自己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通过写怀特森先生给我们上的一节出乎意料的科学课来表现他是我最好的老师。)
三、再读课文,具体理解“最好”
1.仔细默读课文,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事件的过程(第1-4自然段)。
提示:重点抓住事件、对老师讲课的描写、对学生学习的描写、事件的结果、“我们”的反应。
2.课堂交流
(1)怀特森先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堂课呢?他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5自然段)
(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2)经过这堂课非同寻常的科学后,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有了怎样的改变呢?(第6自然段)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3)在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收获?(第6-7自然段)(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如何去接近真理。怀特森先生让我......不要迷信权威。)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再次快速通览课文,思考:假如你现在真的成为了怀特森先生的学生,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请你用笔写下来。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2.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3.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展开全文阅读
作业设计
一、下面划线的字注上拼音。
测验( ) 颅骨( ) 痕迹( ) 破绽 ( ) 真伪 ( ) 编造( )
二、多音字组词。
tiāo( ) hú ( )
挑{tiǎo( ) 糊 { hù ( )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举动 ( ) 的信息 ( )的教训
( )的名字 ( ) 的道理 ( )的方法
四、根据解释写词语。
1、超出人们的意料。( )
2、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说话。( )
3、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4、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
5、指很有趣味。( )
五、我会选词填空。
教育 教训 教诲
1、那节课学科给了我终身受益的( )。
2、妈妈经常( )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3、王老师的( )将永远伴随着我的人生之路。
六、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2、怀特森先生是老师。(扩句)
3、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用划线词写句子)
七、课内阅读。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然而,正是在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1.结合内容说说“冒险”的意思。
2.读画“—一”的句子,你体会到怀特森先生教的是一群怎样的学生?
3.“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
性格:有个性 教法独特 出人意料
事件:猫猬兽—--编造 不要迷信书本
用意:希望我们吸取教训 也不要迷信权威
影响:增长… 懂得… 终身受益
情感:感激和赞扬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我最好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下一篇:
a、o、e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