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246  
标签:教师随笔 六年级教师随笔
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随笔
   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

《怎样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读后感

----why

教育,观念是先导,而教师是观念的承载者。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关键在于有什么样的教师。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落后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仍然主宰着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不少人,他们把孩子仅仅看作知识的容器或成人的附庸,像揉面团一样无视其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无视其年龄特点,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畸形和片面发展。甚至个别教师本身在时代的潮流中就流入了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市场糟粕潮流中。 与此同时,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教师并不是教育理论的无知者,他们懂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有关教育教学规 律,一旦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便完全又是另一码事。可以这么说,一日不彻底转变教师已有的陈腐的教育观念、不清除市场经济中的糟粕,一日无教育的彻底改观可言。 

一个受过真正教育的人,绝不意味着是一个装满知识的人,更应该是一个在生活情趣、伦理道德、胸怀气度、理想抱负、价值判断等方面都健全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人。概而言之,以人为本的教育旨在全面关怀人的成长,培养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学生年龄愈小这种影响力愈大。因此,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造就一支具有深厚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学生既掌握书本中正确的理论,又体察到生活中真实的人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获得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从而提高理想境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随着对教师情感、人文素质的研究深入, 我们感到, 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技能层面的问题, 更是观念层面的问题。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文素质只有内化到个人化的情感领域或个人化的经验领域中, 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内在的情感和人文素质。

  20世纪90年代末, 围绕智慧创生型教师, 我国着重讨论了教师除认知方面的才能之外, 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素质。我们领悟到, 它可能是一种对完整生命的理解、发现和创生。根据研究, 人们认为, 影响一个教师成长主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在一定的专业化标准构成下的专业化水准; 第二个要素是成就动机和对教师职业的信念, 也就是教师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的信心; 第三个要素是健康的, 保障着教师个人奋发向上、同侪鼓励与欣赏的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理解, 伴随着对教育、教育知识的生产及教师在教育知识生产中作用之认识的逐渐深化而深化。目前, 教师职业活动方式与教育知识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过去, 我们一般认为教育知识是研究者生产出来以后再变成学科知识, 在师范院校进行传递, 从而成为一批又一批职前教师的学科准备。但现在, 我们认为大量的、或者真正有用的、真正能够跟上教育形态不断改变的、原创性的教育知识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大量的知识, 如关于人的发展的知识, 都来自于教育的原生态。当然, 其中有关生理学的知识、脑科学的知识可能出自于其他学科。脑科学的知识也不是说能够自然变成教育知识的, 还要在教育的活动场中显现。所以, 教育的现场研究、基于教育现场的扎根研究和行动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离开了原生态的教育研究, 离开了扎根教育研究, 离开了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知识就变得不可靠, 或者是不那么用得上。

  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个具有感性生命的个体, 通过人类的教育活动而成长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人,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 以关心下一代福祉为职责, 要为下一代的幸福而筹划与奉献。教师所承担的特殊角色及其工作是教育道德性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事业, 教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汲取出来并予以提升, 以此来影响、启迪新一代的心智, 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 提升人的人格境界。

  时代对教师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期待, 自主成长型教师是教育全民化、信心化、终身化、学习化的内在呼唤。教育经验表明, 凡是优秀的教师无不是自主成长型的教师, 自主成长是教师职业人最好的生存方式。职后教师要实现自主成长, 就需要不断地扩展心胸、提升境界、净化情操, 成为一个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又有专精的学科知识的教师。此外, 教师还需要学习哲学, 学习教育史, 了解中外教育的思想精华以及教育的经验, 并且在教育职场的实践中, 逐渐地用这些哲学的、历史的知识来充盈自己、丰富自己, 使之变成个人化的教育哲学的信念、理想和情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健全人格要求。现代化人格心理告诉我们,一个健全的人格既应该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应该具备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其它素养。许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工具理性当作人的本质。他们一头扎进客观知识的海洋,忘记了知识的目的性和生命的价值,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社会整体的其它方面。工具理论性是近代哲学与科学革命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不可缺少的基石。同样,人文素养也不可缺。

     首先,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导。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当代教师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书育人的全面含义至少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动机、塑造人格。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自身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它就是一个榜样、一个典范,就能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

      其次,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在工具理性看来,人文素养不是逻辑知识,并没有实际的功用。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人文素养同样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教学本身是科学,又是艺术。高水平教学应当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单纯的知识传授很难产生较强的引力。教学效果和教学感染力与教师对所教学知识的流畅的表达以及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把握密切相关。学生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有一副好口才,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和独特的风度和气质。而这一切,都只能是人文素养熏陶的结果。


展开全文阅读
      最后,人文素养是现代专业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教师专业发展还愈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决策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专业结构除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的精神外,还包括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而所有这些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支撑,也就是说作为现代教师在专业的发展上要将人文素养的要求融入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标签:教师随笔 六年级教师随笔 关注教师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寓班级管理于活动中 德育论文(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教师人文素质与精神境界 教师随笔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