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
阅读:132  
标签:
新课标学习报告 备课资料(青岛版综和专题下册)
 新课标学习报告

由于我们没有《标准修改稿解读》这本书,老师又讲的比较快,有很多东西没记下来,下面我就把我记下来的和自己对《新课标》的粗略理解给大家汇报一下。

《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目标为依据,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准》明确提出了通过数学学习使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考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的提出是在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上,又加上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目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不仅把数学作为一种技术和手段,更要让孩子学会思考,逐步具有抽象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学生能力的方面,在以往的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要求。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重视“四基”,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本次修改课程标准的核心。如果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中国未来的基础教育就能够走向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意义就在这里。同时,我们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每一个人对数学的感悟、对数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允许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标准》本次的修订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个是在理念上的突破,一个是内容选择与阐述上的突破。理念上的突破主要是对数学及其功能做了重新阐述,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理念体现在标准设计的之中,指导标准的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如《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就直接反映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每一个核心概念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试图较为准确地表示这些概念的含意。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把握数学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和组织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内容的选择,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的具体意见,在具体内容的安排做了适当调整,三个学段的内容都有所增删,但总的容量基本没有变化。如在第一、二学段中的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所减少,有些内容移到第三学段。本次修订对课程实施建议也做了较大的修改,这些建议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与评价。为了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案例,并对案例做详细说明,特别是大大加强了对案例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当如何处理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等的解释和说明。通过这些例子,帮助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理解理念和目标,有助于在实际教学中落实。

数学教育的改革是一个过程,本次标准的修订是对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准》中提出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此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因而课程目标中的过程性目标也成为《标准》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1,数与代数

此外,数与代数部分还在不同学段降低了对一些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但却强调对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同时,《标准》淡化了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的要求,目的是改变“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概念等内容,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和实际情境中应用有关的知识。

《标准》希望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估计意识,认识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方程、不等式与函数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从而体会数学在认识、描述和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2.“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的要求

我国小学阶段几何课程的传统内容主要是对基本图形的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初中阶段主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依据扩大的公理化体系证明一些平面图形的性质。

与过去的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结构与具体的内容及要求都有较大的变化。例如,增加(或加强)了测量(包括估计)、物体的空间位置的确定、二维与三维图形间的转化(视图、展开图)、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另外,在本领域内容的学习中,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标准》阐述“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时,大量使用“探索……性质”这样的句型,要求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同时,还大力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内容要求中还突出了“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的体现。

与增加的内容相对应,在三个学段都适当减少或消弱了一些内容。例如,在第一和二学段,削减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第三学段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删去了大量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

空间与图形是内容领域中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此次课程改革中内容变化较大的部分,对增加或减少、加强或消弱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对我们正确的把握课程的目标、顺利的事实课程都十分重要,同时,也会引发我们对几何课程的目标与价值的不断再思考。

3、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的,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初步的统计知识,但由于要求上的不明确以及考试评价等原因,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被简单的处理成了统计量的计算问题;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一直没有设置概率的内容。这样的课程现状,显然不能满足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需求,因为其中充满着大量的数据和随机现象,需要人们面对它们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概率在社会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人们的发展而言,学习统计与概率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展开全文阅读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按照《标准》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在第二学段中,希望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更好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思考、探索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并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然三个学段的内容与目标不是界限分明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领域。

1. 第一学段删除的内容

图形与几何 测量  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认识“千米²、公顷”。

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运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与位置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不确定现象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2.第一学段新增及部分修改的内容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图形与几何 测量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分米²、米²,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第二学段具体内容的修改

1. 第二学段删除的内容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数的运算 “养成估算的习惯”。

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运动)体会图形的相似。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关于“中位数、众数”的内容全部删掉。

•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不确定现象 此部分内容全部更改,不单独列出删除部分,看“表3 要求的变化”对比。

2.第二学段新增或调整的内容(粗体为新增)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和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数的运算 •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式与方程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测量 •知道面积单位:千米²、公顷。

•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统计与概率 此部分内容全部更改,在后面具体解释。

第二学段内容虽然课程内容总的条目数没有变化,但具体的内容还是有一些重要的调整。主要包括:小数、分数、百分数重点强调了理解他们的意义,以及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必然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再要求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标签: 新课标学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课改形式下数学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
下一篇:《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