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96  
标签: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西师版第12册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领会“嚼”字在口语与书面语中的不同读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与练写结合的方法,牢记“嚼”字字形。

   2.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3.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

   1.板书课题,请生念课题。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题目很奇怪。由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说,师点评。

   2.师:一个题目,三个关键词,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相信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一定能更明白。

   3.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林海音。课后“资料袋”中有关于她和这篇课文的介绍,大家读读,看看,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解构文本,历数童年事

   1.师:是呀,《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而《冬阳·童年·骆驼队》便是它的序言。既然是自传,这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其实就是林海音,而这文章就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回忆,随着她的思绪去感受小英子的生活。

   2.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看文中回忆了小英子的哪几个有关骆驼的片断。

     生自读。

   3.交流

     板书:学咀嚼(相机指导“嚼”字字形,请学生把“学咀嚼”写在相应段落的旁边;相机指导学生找出除了“咀嚼”之外,另外一处用了这个“嚼”字地方,了解其口语、书面语的不同读音。)

     谈驼铃

     剪驼毛

     念骆驼

  三、沉浸往事,解读林海音

   1.师:一件件往事,那都是林海音美好的追忆。几十年来林海音一直念念不忘的往事中,你又能读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读一读,并做上读书记号,可以是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是写下自己一时的感受……

     学生自读。

   2.交流“学咀嚼”

    (1)请研读了“学咀嚼”这件事的同学举手示意。

    (2)请生读这个自然段,学生一起读读。

    (3)请生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预设:①读到了林海音的“呆”

        A.知道什么是“呆”吗?(眼睛直视一样事物,一动不动,目不转睛。)

          是什么让她“呆”了?

        B.请生读好关于骆驼的描写。体会她观察的仔细,体会“那样”中的情感色彩。

        C.师:看着看着,小英子竟然看——呆了!竟然学着骆驼——也咀嚼起来。

          想象当时小英子的神情,讨论这“呆”还是我们平时讲的意思吗。

          齐读本段。

        D.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请学生看插图,猜测小英子大概几岁了。

          体会小孩子的好奇、专注。

        E.师:五六岁的年龄,正是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的时候,看到从没看到的骆驼,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过去,如今她还会因为骆驼而看呆吗?她还会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吗?课文中哪儿告诉你的?

          生读课文16自然段相关句子。

           师: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在现在的林海音看来,这“学咀嚼”的事,实在是一件——傻事。因为这好奇的呆、专注的傻只属于孩子。

           就让我们带着对往事的怀恋,再来读这第四自然段吧。

      ②读到了骆驼的有趣。

       教学程序从上述方案的B处始。

   3.交流“谈驼铃”“念骆驼”

    (1)师:这几段文字与“学咀嚼”这一段不一样,同学们发现没有?(对话描写)

    (2)师:既然是对话,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好不好?

       可是爸爸的话没有直接写出来,你们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说的吗?

       指名说。

    (3)学生同桌互练,指名一桌桌分角色读。师点评。

    (4)师:对于为什么系驼铃,爸爸的观点是——

       小英子的观点是——

       那你更喜欢谁的观点呢?

    (5)师: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

    (6)师:这就是童年的小英子,一个对所有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的小英子。课文中除了讲她问爸爸驼铃的事,还讲了她问什么?

       生答

    (7)指名生分角色读小英子与妈妈的对话。

    (8)课文中妈妈怪小英子“总是问”,你猜小英子还会问些什么事呢?

    (9)师: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和爸爸——谈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问妈妈骆驼去向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4.交流“剪驼毛”

    (1)师:课文中还有一件事——剪驼毛,谁愿意来读读?

       指名读。

    (2)大家也读读,看看你们又从这段文字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


展开全文阅读
    (3)交流:天真、可爱、充满童趣。

       说说从哪儿看出来的?并读好相关句子。

    (4)师:读着这段文字,我有一个疑问——文章中写“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的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你们说拉骆驼的人像谁一样?

       按常理,我们一般是说骆驼像人一样脱了旧驼绒袍子,可是文章中怎么写人像骆驼一样脱了反穿大羊皮呢?这不是写反了吗?

       指名回答,进一步体会小英子的天真。

    (5)师:多么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呀!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想给骆驼剪旧毛皮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

  四、链接拓展,最念是往昔

   1.师:可是,她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林海音已经42岁了,而且早已身居台湾,可是童年的一幕幕却依然清晰地在她的眼前浮现,同学们联系你们自己的童年,你们猜猜她或许还会想起什么事来呢?能不能也像这篇课文的题目一样取一个名字?

     交流。

     师:是呀,这些或许都会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写这些景写这些人写这些事,又何尝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情呢!

   2.同学们,虽然她早已身居台湾多年,可是50多年后的她,却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北京口音,从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有朋友说她比北京人还北京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怀恋的仅仅是童年吗?

    交流。

    师:是的,她怀恋这个留下了她最美好时光的故土,怀恋那里的点点滴滴,有她的文章为证。

    出示:《苦恋北平》相关语句: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拣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生读。

   3.师:就这样,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与北平相似的,都会令她触景生情,勾起她对故土的思恋,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正如文中所说的: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生读: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4.师:《城南旧事》记录了林海音在北京城南悠悠的回忆、淡淡的感伤:那个惠安馆前可怜的“疯”女人——秀贞,那个儿时的好伙伴妞儿,那个厚嘴唇的年轻人……我把她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去读读。

标签: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西师版第12册教学设计 冬阳·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下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