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127  
标签:教学设计 第2册教学设计 S版第2册教学设计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分析:

    《阳台上的小鸟》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整篇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适合儿童阅读。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朗读,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像能力、朗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对小鸟的所作所为,体会“我”对小鸟的爱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2、教育学生向文中的“我”学习,用爱心保护动物。

   德育渗透点:

    1、通过“我”保护小鸟的做法,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流露出人们对动物的爱心,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的美好品质。 

    2、教育学生多一份爱心,给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人多一点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小鸟的爱心。

  教学难点: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文中人们对动物的爱心,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多一份爱心,给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人多一点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讲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现在,你们想知道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吗?老师和你们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遵循巴班斯基提出的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已有第一课时作铺垫,本课时在导入阶段宜简洁明了。

  二、引导理解,共同学习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音读准,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它为什么停在阳台上?小作者是怎么做的?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练习说一说。

    (3)反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上节课已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是为了巩固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逐渐养成独立阅读课文的习惯,同时也无意中训练了学生说话。

   2、读文感悟

    (1)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小作者看到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学生找有关的句子,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定读书的要求或目标,避免了一种放羊式无收获朗读。

    (2)教师出示句子

      它用尖尖的小嘴,梳理着身上湿漉漉的羽毛。

      教师:小鸟没有被淋湿前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怎样的?

      (抓住重点词理解:美丽梳理湿漉漉羽毛,板书:湿漉漉)

      教师:看到身上湿漉漉的小鸟,小作者是什么心情?你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小声读第二自然段找有关的句子,并画一画,然后回答。)

      教师出示句子:我在一旁悄悄地看着它:“啊,可怜的小鸟!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学生回答)

      学生1:小作者对小鸟产生了怜爱,悄悄地看着,生怕惊动小鸟。

      (板书:悄悄地看同情地想迷路)

      教师: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试试看。

      (指名试读,师生评议,如果学生没把握基调,教师就范读,带动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小作者对小鸟的同情、关爱。)

    (3)学生个性化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激活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导,对浅显的课文比较容易读懂。放手让学生抓重点词段理解课文,通过小鸟前后的对比,激起学生对小鸟的怜爱,体会作者的情感,逐步培养阅读能力。

    (4)教师:正在这时,妈妈要去阳台收衣服,怎么办呢?

      ①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说说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②学生个别反馈。

       学生1:小作者拉住妈妈。

       学生2:小作者用手指了指阳台,让妈妈发现在阳台躲雨的小鸟。

       学生3:小作者轻声和妈妈说话,生怕惊动小鸟。

      ③教师出示句子

       我连忙拉住妈妈,用手指了指阳台上的小鸟,轻轻地说:“妈妈,小鸟在躲雨,别吓着它。”

       教师:谁想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强调其他学生听出什么。)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名学生朗读,如果朗读不到位,师生有了提出意见的现成例子,如果朗读精彩,起到范读作用。

       学生4:我听出了“连忙”读得重又快,可看出小作者非常着急,万一妈妈惊动小鸟,小鸟飞走就被雨淋。

       学生5:我听出“轻轻地说”读得轻些,才能体现小作者对小鸟的爱心。

       (教师板书:连忙拉住轻声说)

       教师: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小作者实际行动对比,更体现小作者对小鸟的关爱。

       教师:是啊,小作者多么有爱心,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注意重音。


展开全文阅读
       (同桌互读互评,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小作者由从旁边“悄悄地瞧”,“充满同情地想”,再到“轻轻地阻止妈妈”,生怕妈妈惊动小鸟,这几种神态和心理的变化,通过听读、范读、齐读,就不难体会小作者非常爱鸟这份情感。

      ④教师:妈妈是怎么做的,“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告诉小作者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小鸟的关爱,对小作者的支持。)

      ⑤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教师适当评价,体会小作者和妈妈都是极有爱心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有感情朗读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爱心情感。

    (3)教师:雨停了,阳台上的小鸟要飞走了,它是怎样和小作者告别的?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②指名反馈。(拍了拍翅膀,欢快地叫了几声,“噌”地飞走了。)

      ③教师:小鸟拍翅膀是要表示什么?欢快地叫像是对小作者说什么?

      ④学生扮演小鸟,引导体会小鸟对小作者的信任与感激。

      ⑤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读出小鸟的欢乐以及小作者对小鸟的依依不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多给动物或人多一点关心,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三、情感升华,总结体会,渗透爱心

   1、教师: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阳台上躲雨,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我会很高兴逗它玩。

     学生:我会把它吓跑。

     学生:我会把它捉来关在笼子里。

     教师:把它关在笼子里它妈妈该有多着急呀!可是小作者不是这样做,你觉得小作者怎么样?你喜欢他吗?

     学生:小鸟被淋湿了,飞不起来,遇到了困难,小作者同情它,帮助它,小作者比我们做得好。

     学生:小作者很有同情心和爱心,知道要关爱动物。

     教师:你们说得对,我们要同情弱小,给予一些帮助。那么,在生活、学习上,你有没有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献过爱心吗?选一件有意义的事跟同桌说说吧。

     (学生反馈)

     教师:曾经伤害过动物或朋友的同学,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反馈)

   2、教师总结: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纯真的小朋友,多么慈爱的母亲,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里,在一个美丽阳台一角,发生着一段人与动物间真挚感人的故事,迷路的小鸟在“我”的关怀下,躲过了一场细雨,快乐地飞回家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情感升华,总结体会”这个环节,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给学生渗透了爱心教育。

  板书设计

                    6.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美丽 湿漉漉 迷路(可怜)

                     欢快 地叫

                   我:悄悄地瞧  同情地想

                     连忙拉住妈妈 轻声说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特色:

  一、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体现在:

  1、研读“护小鸟”的有关书句子。

  教师: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第一次补白)

  教师:妈妈是怎么做的,“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告诉小作者什么?(第二次补白)

  2、研读“送小鸟”的有关句子。

  教师:小鸟拍翅膀是要表示什么?欢快地叫像是对小作者说什么?(第三次补白)

  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沟通与作者的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通过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质疑他人的观点,从而实现在一定情境中师生之间多维的口语交际,增强学生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读中感悟,渗透爱心教育

  朗读是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本课朗读方式多样,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范读、比赛读等,通过读,引领孩子渐渐走进书本,走进小作者的内心世界,用爱来渗透课堂,从而深受爱心感染,既教书,又教育了学生多一份爱心,给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人多一点帮助,自己也感到快乐。

 

标签:教学设计 第2册教学设计 S版第2册教学设计 阳台上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添口歌》教案 (S版一年级下册)
下一篇:《阳台上的小鸟》教案 (S版一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