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24
标签:
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学练稿——学会阅读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学练稿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 赵凤芹 阅读点燃智慧 阅读改变人生
目标:学会阅读的本领,对自己的终生学习都至关重要
1.过硬的理解词句的能力。《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小学阶段侧重于记叙和描写,了解抒情、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具体可以包括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等描写。还要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精妙之处。《课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标》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进行拓展阅读。在课内外阅读中养成积累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
敲门砖:科学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1. 词语理解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也是考试必考的考点。 词语理解提醒大家牢记:“一查二解两联系多运用”
①一查——翻查字典词典。
我们阅读离不开翻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它们是我们理解词语的万能钥匙。字词的确切意思基本都可以从字典和词典中找到答案。有的字词还不只有一个义项,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慎重选择。
②二解——替换与分合。
仅仅了解词典中词语的意思还远远不够,要能够联系词语所在句子、段落等语言环境,品味咀嚼出恰当的意义,其中用近义词“替换法”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还有把词语中的字逐个理解,用“分合法”,也是一个基本的常用的方法。有些词语不适合用替换法或者分合法理解,就需要我们反反复复多读一读词语所在的句子甚至段落,进行语言感觉的疏通。
③两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除了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理解词语练习,我们在课外阅读中也要主动使用课本中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不断的练习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联系自己的积累是二种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说是理解词句的“灵丹妙药”。在日常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这二种“万能法”进行尝试,因为这是理解词句的金钥匙,用它打开阅读的大门,在经常性的运用中一定能够不断提高理解词句的水平,达到融会贯通。
例如《鸟的天堂》中“应接不暇”的理解,我们要弄懂“应”“暇”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最后体会出这个词形容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鸟非常多,让人的眼睛看也看不过来。如果放在“这段时间单位的事情让爸爸都应接不暇了。”再来理解这个词语,我们就要理解为事情繁多,让人接待应付不过来,忙得不可开交。
2.句子理解也是我们阅读的重点与难点。经常用的是“一突破三联系法”。
①一突破——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突破。
一个值得反复品读的句子,一定是作者费尽心思,反复锤炼的精品,是语言中的精华,所以,阅读文章,就要我们含英咀华。一般反复回味是必需的,在此基础上,寻找出支撑句子的关键词,以理解关键词突破全句的感悟,是经常用的有效方法。例如《秋天的怀念》结尾“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表面上,史铁生在浓墨重彩描写秋天绽放的各色菊花。实质上,花容背后都是母亲的面容和身影,都是浓浓的母爱。特别是我们要抓住“泼泼洒洒、烂漫”写菊花在秋光中尽情释放自己的美丽,似乎它在替已经去了天堂的母亲叮嘱兄妹俩:每一个生命都格外珍贵,要好好爱惜,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②三联系——联系语言环境、联系生活体验、联系写作背景。
句子不能脱离上下文孤立存在,理解句子就应该瞻前顾后,关注其所在的上下文的语境。还要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想一想,有时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理解句子的手段。
我们学习《詹天佑》一文的时候,理解“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个句子,首先要理解“出世”的意思,还要结合当时清政府国弱民贫的背景与京张铁路要经过的路线的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这在上文中已经有交待)。由此可见,这些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不能死板僵化。
3.阅读一篇文章,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搭建一个大的框架,有个大体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还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向大家推荐几个常用的方法:
①提问解答法。
熟练阅读文章后,自己读不懂的地方试着自己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先尝试自己解答。自己解答不了,就要求助,求助的对象可以是家长、老师、同学等。有时候,你读出了文章的精华之处,还可以无疑而问,故意提出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加深入地感悟文章内涵。古人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经常做这样的阅读尝试,就能够在经历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就可以得到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②角色扮演法。
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人物,也就是假扮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置换。好比文章中的人、事、物、景就在自己的眼前真实地存在,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像精灵一样变幻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我们与文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心灵共鸣,也就能够与作者心心相印。
③口诵心惟法。
大声朗读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语言就可以不自觉地进入我们的心灵之中,对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特殊的功能。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学习语文的精髓呢。
展开全文阅读
④反复默读。
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在浏览之中深入思考,使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深刻。
⑤日积月累法。
养成诵读积累的习惯。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与段落,还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积累优质的语言养料,贮存到自己的语言仓库,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在我们“广采百花粉,勤酿芬芳蜜”之后,“我的采蜜集”一定会变得特别的厚实丰富,语言的蜜汁就会丝丝融入我们的生命,这些语言营养的无价之宝就会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血脉,这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3.课堂淘宝。
我们要珍惜课堂之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阅读感悟的交流机会。大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听取大家不同的阅读感受,迅速判断出于自己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筛选,“为我所用“,使自己的阅读感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同时,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出不同角度的阅读灵感,这种交流是无法复制的,错过了就不会现重复。
★再来说说归纳文章大意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段意归并法。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按照文章的行文脉络,认真归纳每个段落的意思,然后把这几个段意稍加疏通,连缀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了。这种方法的难点就是大多数文章,要根据文章的各个小的自然段的内在联系,进行整理,这样可以把文章多个自然段整理成若干个大的逻辑段,归纳这些梳理后的逻辑段的段意,才可以直接成为主要内容的一部分。
例如《冬至的梦》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第二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悄悄地走来。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我们对这五个自然段进行连缀,就形成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再比如《蟋蟀的住宅》第2、3、4三个自然段主要写蟋蟀慎重选址,第5、6、7三个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样子,第8、9、10自然段主要写蟋蟀挖掘建造住宅的过程。在这几个大的逻辑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归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的住宅是经过慎重选择地址的,要向阳、干燥,排水条件好,隐蔽。以及蟋蟀艰苦挖掘之后修筑成精巧的住宅的样子。堪称“伟大的工程。”
②课题扩展法。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往往能够从课题顺藤摸瓜,把课题扩展成简要的主要内容。《钓鱼的启示》就可以从 “钓鱼”与“启示”二个词语分别找到突破口,从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写的就是我小时候和父亲在一个月夜钓鱼,在距离开放捕捞还有二个小时的时候,我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鲈鱼,却不得不遵从父命,忍痛放掉的事情,以及由这件事得到的终身受益的启示。
③抓总起句或者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归纳主要内容。
在通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对作者开头、结尾、过渡等处的句子多留意,我们用慧眼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就抓住了归纳主要内容的“牛鼻子”,稍加扩展就可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介绍我国东北小兴安岭, 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风景各异。它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表达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够总结所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般我们总结中文章的中心,也有管用的好办法。
①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有些文章在开头就点明中心,叫“开门见山”。还有的在结尾点明中心,我们称为“画龙点睛”。当然个别文章也有在行文中间的,需要我们阅读的时候,字字入目,句句入心。我们学过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就是点亮文章中心的灯烛。这个“别人”,有文中提到的作者自己,有穷苦的车夫,有女佣阿三。还有我们从课外资料中了解的进步青年、底层劳动人民……这样的一个人,理所当然要受到万众爱戴和深切怀念。
②课题与中心经常藕断丝连。
有些文章以事命题,有些文章以人命题,有些文章以中心命题……作者用精炼的课题昭示了文章的中心,阅读时,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我们要反复“打量”的。如《跨越百年的美丽》就在题目中点明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会散发永恒的美,令我们景仰的中心。我们可以紧扣课题,质疑本文的“美丽”指什么样的美丽?它居然可以跨越百年呢?援疑引思,读读课文,概括中心就迎刃而解。
③关注首尾照应的句子,发掘课文中心。
有些文章采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让人读了感觉到文章结构完整而严谨。这样的句子同样是我们发掘课文中心的“光源”。我们读过的《五彩池》一文,就巧妙地在开头用“传说”引入,结尾慨叹“五彩池原来不在天上”。仔细玩味,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五彩池景色奇异的赞叹之情,有如天上美景落凡尘,这种美么令人向往呀!
4.不同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说明性文章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因此,一定要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都是常用的。比如我们学习过的《鲸》《蟋蟀的住宅》等文章就是典型的说明文。
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文章是叙事性的。读这类文体,首先要读懂文章叙述的大意,了解事件的梗概。其次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回味回味自己过目不忘的原因,从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布局谋篇的方法。第三就是要表达出自己读过之后的情感态度,表达出那份发自内心地由衷地真实的个性的感受,从而通过阅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求真向善,向往追求美好的东西,实现精神和语言的双赢成长。
诗歌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杰出的诗人数不胜数。我们的课本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我们阅读诗歌这种文体,在读懂诗的大意的基础上,重要的是放飞想象,再现诗歌的情境,触摸诗人的感情脉搏。阅读诗歌,要反复吟诵,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程度,就能够切身领悟诗歌的妙处了。
《课标》中规定小学要背诵积累古诗文160篇(段)。如果我们养成了每天积累一点点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到了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我们的积累数量会远远超过这个基本的保底的要求。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可以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添一份书卷之气。
4.大量读书,读一切典范的作品。①阅读名家名篇名著。②给自己订阅一份心仪的报刊,每天阅读。③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作者,可以进行拓展阅读。用一篇带出一位作家,一篇带出许多同类的文章。④进行主题式阅读。根据自己一定时间段特别关注的感兴趣的事物,比如哲理性文章、唐代诗歌等进行集中的阅读。到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争取自己的阅读量超过150万字。
标签:
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学练稿——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下一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学练稿——阅读竞技场冲关挑战赛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