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40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摭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网友来稿)
宁波华山小学 吴红燕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只是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而,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因为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了解到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能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语文学习中赏受美的熏陶,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这个问题不容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自己地见解。
一、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凭借教材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材,特别是好的教材,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又可分为审美的情感(如愉快、悲哀、热情、憎恨、喜悦、神往等情感)、道德的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理智情感(如求知欲、好奇感、兴趣感等)。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
1、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情感的
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经历、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代发担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教其“义”,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
2、教师的感情范读——调动学生情感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于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有着直接影响作用。教师的范读,除了示范作用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教师这个特定个体的情感体验通过有表情的高质量的朗读表现出来。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文之中,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并传导给学生。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怀着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满含深情地在课堂上范读这篇文章,读完后,师生都流下了同情的热泪,可见教师的情也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得以情感的升华。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组织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主题,借助音乐,运用录像、课件等科技手段,创设某种情境,做到“以境育情”。比如,我在教《秋天》一课时,采用了图画再现美、音乐渲染美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具体形象。当我把放大《秋天》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进,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多美呀!”“太美了!”图中蔚蓝的天空、棉絮似的白云、金黄的稻子、明镜般的湖水、正在落叶的梧桐,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秋色。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们在轻快的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声中看画面,想像自己来到画中,成了画中的一员。同学们情绪高涨,争着发言。显然,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他们的观察、想像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展开全文阅读
2、体验“非我”,充实“自我”
感受到的东西并不等于全部理解。在学生内心情感日趋加剧之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进一步深化。表演、游戏、模仿等正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对情感的体验,充实“自我”的绝好时机。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表演,学生“身体力行”所得到的感受与只读书本的感受不一样。记得有一次,我教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后,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鹿受伤后,看不到玫瑰花进惋惜的心情和小鹿最后知道黄莺、微风感受到玫瑰花的美丽而兴奋的心情,认为自己的玫瑰没有白栽,我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来演一演小鹿。表演中,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无不让学生带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体会情感。本谭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情感表达也油然而生——别人的快乐才是自己盐酸正的快乐。
3、内化情感,成为理念
由于情感是具有瞬时性和不稳定性的,所以在对事物评价以后,教师要将学生获得种种情感的体验组织到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内,使之内化为用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某种理念,才算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情感教育。学《玩出了名堂》一文后,学生的情感体验已被列文虎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感染。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平台,拓展了“我说列文虎克”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切身体会用语言得以表达。最后让学生来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引导学生试做“列文虎克第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意识,观察能力得以培养。由不感兴趣到喜欢,又由喜欢发展到自信,那不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吗?
综所观之,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热爱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让我们的孩子在情感之“河”中扬帆控航,乘风破浪,驶向知识的彼岸。
作者邮箱: whongyang@tom.com
标签:
教学论文
1教学论文
摭读在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青蛙看海(网友来稿)
下一篇:
名人名言大聚会——记一次综合性学习(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