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试题
教案
论文
课件
语文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
阅读:416
标签:
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小学数学几何公式表(理解记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平面图形
图形 名称 字母的含义 周长c 面积 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长 b-宽 C=2(a+b) 或C=2a+2b S=ab
三角形 a---底边 h—a 边上的高 S= ah 或 S=ah÷2 或S=
梯形 S=(a+b)h/ a— 上底 b-下底h-高 S= (a+b)h或 S=(a+b)h÷2
圆 r-半径
C=πd=2πr r—半径 d-直径
π—圆周率 C=πd或C=2πr S=πr2
d= 或d=c÷ π
r= 或r=c÷π÷2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R-外圆半径 环=S外-S内=π(R2-r2)
立体图形
图形 名称 字母含义 S — 面积 V — 体积
正方体 a-棱长 棱长和=12a S表=6a2 S底= a2
V= S底h 或 V=a3
长方体 a-长
S=2(ab+ac+bc) a-长 b-宽
h-高 S表=2(ab+ah+bh)( 两个底面)
S表ab+2ah+2bh(没盖)S表2ah+2bh(没底面)
V=abh或V=Sh 棱长和=(a+b+h)×4
圆柱 r- C=2 r --底面圆半径
d—底面直径
C—底面周长 h-高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S底=πr2 V=S底h=πr2h
S侧=Ch =2πr h=πd h
两个底面:S表=S侧+2S底
没盖:S表= S侧+S底
没有底面:S表= S侧
空心管 R-外圆半径
V=πh(R2-r2) r-底面内圆半径
R-底面外圆半径h-高 V管=V外-V内=(πR2-πr2 ) h=π(R2-r2) h
直圆锥 r-底半径
V=πr2h/3 h-高 r—底面半径
S—底面积 V= Sh 或 V= πr2h
比、正比例和反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b= = a÷b (b≠0)
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与区别:
意义 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①前项除以后项②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个最简比
最简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只有1的比叫最简比。
5.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6.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变化的量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 k(一定)
反比例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x×y= k(一定)
7.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标签:
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小学数学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第三单元数学科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
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
新课标
|
苏教版
|
西师
|
北师大
|
青岛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学案
|
说课
|
实录
|
案例
|
反思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