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试题
教案
论文
课件
语文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
阅读:666
标签:
教案
第5册教案
北师大版第5册教案
四、面积/《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首先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从附页中剪 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察难以判断,要鼓励学生尝试寻找其他的比较手段和途径。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先画格子,再数一数。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还为后来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
第二课,是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测量封面,以及交流各自测量结果的过程,并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厘米2的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使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数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纸量一量,检验估测得准不准。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后续教材引导学生认识1分米2与1米2等面积单位的活动,也要经历与认识1厘米2大体相同的认知过程,特别要体会学习1分米2与1米2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获得它们所示面积大小的具体体验。因为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是根据具体情境或场合加以选择使用的。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培养估测意识;然后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放在3 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能够分别把这些长方形铺满 ,从而获得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的关系数据;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面积与乘法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实验、探索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合情推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的过程。有了建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经过类比推理,学生就能够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铺地面”,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率)。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境,探索1分米2与1厘米2的换算关系。先让学生估计1分米2=100厘米2的换算关系。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可能类似地推出1米=100分米2、1米=10000厘米2等结论。在掌握厘米2、分米2和米2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之后,再认识米2、公顷和千米2之间的换算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例如,1米2=10000厘米2、1公顷=10000米2,这两个换算关系有相同的进率;1分米2=100厘米2、1米2=100分米2、1千米2=100公顷,这三个换算关系也相同的进率--利用这种形式上的联系,也许有助于保持对它们的记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1厘米2、1分米2、1米2、1公顷、1千米2的实际大小。
2、会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5、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会应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2、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要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4、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1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的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学书、练习本、一 元和一角的硬币、剪刀、尺子、课件(投影)附页2中的图5,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引入
今天,这节课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
课件出示3 组图片:一组一组的出示,①蓝猫图,形状一样,大小不同,②两张大小不同的人物相片,③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师:看到这几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共同特点?(形状完全一样,就是一个大一个小)
二、探究与体验
1、面积的意义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两个物体吗?
(生动脑想,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①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教科书和练习本,摸一摸它们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书的封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
②再拿出准备好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谁大谁小?(一元硬币的表面大,一角硬币的表面小)
(3)伸出你们的手想一想,你们的手掌大,还是老师的手掌大?然后找一个同学到讲台上与老师的手掌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的手掌大,我们的小)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4)出示投影课本42页的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
展开全文阅读
师问:这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两个正方形,左边的正方形小,右边的正方形大)
师接着出示一个大圆和一个小三角形,让生辨出大小。
师:你能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吗?
(学生动手做,然后展示汇报)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图形也有大小, 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大小。
(1)感知面积。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用彩笔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涂上颜色,涂色时想,这两个图形哪个大?
师:刚才我们涂色的部分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什么?
那么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2)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请同学们把附页2中图5剪下来,这两个图与刚才我们涂的两个图形同样大小。现在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实际操作一下,看一看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同桌可以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我是用硬币摆的,长方形的纸上能摆10 枚硬币,正方形纸上能摆9枚硬币,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我是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然后剪了剪,拼了拼,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些;我是用橡皮比出来的;我是用画大小相同的格子得出来的。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其实都是一种方法,就是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含有几个你们已知的图形,含有个数多的那个图形,它的面积就大。
三、实践与应用
(1) 实物投影出示练一练1题,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 P43画一画,让生做在课本上。
投影出示学生的创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鼓励)
师问:你们所画的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为什么?
你们学得真棒,都是勤于动脑的好学生。
(3) 发给学生作业纸,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
(投影出示学生作业,集体交流。)
(4) 把面积小的图形补一补,使每组中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投影出示作业,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案例2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学书、练习本、一 元和一角的硬币,剪刀、尺子、投影、附页中的2中的图5,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两年多来,我们在数学王国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好多知识。今天,我们再到数学王国里走一走,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二、探究与体验
1、面积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教科书和练习本,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
(教科书的封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
(2)再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用手摸一摸,谁大谁小?
(一元硬币表面大,一角硬币表面小)
(3)伸出你们的手想一想,你们的手掌大,还是老师的手掌大?然后找一个同学到讲台上与老师的手掌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的手掌大,我们的小)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你能从身边找出两个表面大小不一样的物体吗?(生举例,多让生说)
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4)出示投影课本42页的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
师问:这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两个正方形,左边的正方形小,右边的正方形大)
师接着出示一个大圆和一个小三角形,让生辨出大小。
师:你能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吗?
(学生动手做,然后展示汇报)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图形也有大小, 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请同学们把附页2中图5剪下来,这两个图与刚才我们出示的两个 图形同样大小。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同桌可以合作)然后集体交流。
(我是用硬币摆的,长方形的纸上能摆10 枚硬币,正方形纸上能摆9枚硬币,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我是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然后剪了剪,拼了拼,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些;我是用橡皮比出来的;我是在长方形,正方形纸上画了大小相等的格子,发现长方形画了10个,正方形了9个,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其实都是一种方法,就是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含有几个你们已知的图形,含有个数多的那个图形,它的面积就大。
三、实践与应用
(1)投影出了练一练1题,下面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课本P43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格里,画出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
投影出示学生的创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有创意的给予鼓励)
师问:你们所画的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为什么?
师:你们学得真棒,都是 勤于动脑的好学生。
(3)投影出示P44 2题 (生做后汇报,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十分出色,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你能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案例3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cm2 、dm2、 m2等面积单位。
3、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大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面积单位cm2、dm2、 m2。
2、能正确选择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1、透明的塑料方格纸,学生自选方格纸,1cm2、 1dm2的方纸片、米尺,教师给每小组提供:三角形、 正方形等一些纸片,一张大长方形纸。
2、动画课件
展开余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出示动画课件(小蚂蚁在“大方床”上玩耍的动作),师解说:最近,小蚂蚁和父母一起搬到了一座新房子。爸爸妈妈给它准备了一张大方床。它可高兴了,整天在床上滚来滚去,手舞足蹈,那床就像一座大舞台。
看了这段动画,你想说什么吗?
(小蚂蚁的床到底有多大?)
师:小蚂蚁的床就像第一个信封的一张纸片那么大,请大家找出来,用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到底有多大,并作好记录。
交流测量结果,生迷惑不解:答案不统一,怎样才能统一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cm2
①师:为什么不统一?(指生回答)
让生拿出信封里的1cm2的方纸片,量一量方纸片的边长。
师:边长是1c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cm2。
②说一说:你周围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cm2?
(我的大拇指甲大约1cm2,我衣服上的小纽扣大约1cm2)
③估一估: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cm2?
再用透明的格子纸量一量估测的准不准 。
2、认识dm2
测一测: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少cm2?
交流:答案不一,太麻烦。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②师出示1dm2的方纸片,告诉学生:
度量稍大的图形面积,一般以边长1dm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1dm2。
③游戏: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台前,估计一下讲桌大约有几dm2,再实际用1dm2的图形量一量,谁估计的准确,谁就是“估计小能手”。
④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约有1dm2?
3 、认识m2
继续讲故事,看动画课件:
“更让小蚂蚁感到高兴的是,它家房子前面有一片方形的草坪,好大好大。小蚂蚁找来许多小伙伴在草坪上踢球,荡秋千……玩的可开心啦。你想知道草坪有多大吗?蚂蚁爸爸说:“边长1米,面积1m2。”
师:1m2到底有多大?
师拿米尺在黑板上画边长1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认识平方米。
师:我们周围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1m2?
三、运用
1、投影出示 教材47页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同桌说说思考方法。
2、出示47 页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小调查:
调查一下你的父母或亲戚,家里的居住面积是多少?
标签:
教案
第5册教案
北师大版第5册教案
四、面积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五册)
下一篇:
《练习一》教学设计(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第五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
新课标
|
苏教版
|
西师
|
北师大
|
青岛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学案
|
说课
|
实录
|
案例
|
反思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