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87  
标签:教学论文
说解七字诀——学习《新大纲》所想到的——背
背 就是背诵。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比较建国以来出台的多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是最为重视积累的一份。它不但反复强调了背诵积累的重要性,而且对背诵文章的质量、数量,甚至是篇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已故的语文大家张志公先生在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题词中说道:“取传统启蒙教育中行之若干世纪证明它确实符合汉语文特点而富实效的精华部分为今所用,并结合容纳时代要求的内容,融为一体,这决非复旧,而是一定意义的创新,是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在某一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我想:张先生所说的“精华部分”理所当然地包括着背诵积累。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的学习和认知反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快速反应,另一种是外显学习和外显认知慢速反应。所谓内隐认知快速反应,就是“在已有相似知识组块的基础上,在目的或潜意识的激活下,由‘相似信息组块’在大脑皮层的‘易化’下,经简单记忆和复杂性记忆神经细胞,以及具有相似功能的神经元微型柱等组成的信息网,通过自动相似、自动组成、自动激活、自动调制、自动匹配下所形成的信息链,它既是‘直觉’、‘顿悟’快速反应的特种形式,也是大脑运动中枢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思维活动的成果”。而所谓外显学习和认知化慢速反应,其实就是自我的多重长期记忆(包括实践记忆、知识记忆、技巧联系记忆),即本人当时认识水平下对事物的编码和模写。这种由慢速编码和摸写所建构起来的“相似信息模块”,即“相似块”,乃是外显学习与外显认知的重要环节。它的建构既可为人们理解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提供主要依据,也可为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演绎、归纳、类比的具体方式提供了相似的模式。因为人对当时出现的新问题,缺乏以前可以借鉴的相似经验的时候,人们必须要从自己的记忆中去调用大量的“相似块”,来对问题的解决方向泪标、环节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建构,也正是因为调用的信息量大,处理时间长,这就导致了外显学习和认知过程成为慢速反应的过程。可一旦建立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神经新的联系系统。假如再遇到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过程中相似熟悉的问题时,大脑就会自动产生“易化”和“募集效应”,为迅速解决问题找到答案。这就是快速反应机制神经生理上可靠基础,也是背诵积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理论根据(以上请见张光鉴先生绘制的《根据相似论原理建构的科学教育系统流程图》)。 

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背诵,特别是课堂上有指导的背诵练习,几乎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而被人们拒之门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忠于自知”,这是大家耳熟能详被人们推祟为学习语文的至理名言,也是多少年来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其精髓就在于多读多背。我想,《新大纲》之所以如此突出对朗读和背诵练习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二是汲取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三是融入了现代教学观念而采取的得力举措。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并不是同步发展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以零岁为起点,1-3岁这一段就会有非常显著的提高;3-6岁这段时间的进展则更为迅速;6-13岁这一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到达顶点。而以后的岁月,往往只能保持在这一个高点上。20岁后,常常还会因种种干扰而造成记忆力减退。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足够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至于理解力的发展,它虽同样从零岁开始,但在1-13岁这段时间内,理解力的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缓慢上升的阶段;大约在13岁以后,才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一般的人大概在18岁以后才有可能趋于成熟。但人的一生,常可因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考的磨练而使理解力一直有所进步。如果硬要求12岁以前的孩子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往往会超出他们的可能而事倍功半。显然《新大纲》重视背诵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充分重视小学生大脑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充分利用他们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通过严格的、有指导、有矫正、有示范的背诵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而且是能够记住的好东西。该记的时候就得记,该背的地方就得背。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才能符合、顺应人的发展规律。

近几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的教改实践充分证明: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只要经过半年或一年的练习,人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背诵出几十首〔篇)他们现在还并不完全理解的古代诗文,多的竟能背诵300首[篇]以上。这些孩子简直就像是一头头拥有四个胃的小牛,食量惊人。所以说,这个时段的背诵不是在“填鸭”,而是在“填牛”。趁着食量正大,先合理地多吃一点,然后再慢慢“反刍”。如果在他能吃的时侯,你不让它多吃,那是在“饿牛”!无数先贤大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记忆力很强的人,他的理解力必然会相对高些,他的想象力也必然会相对丰富些。而那些因为背诵量不足,底气不足,只是能说会道,表面上聪明伶俐的“仲永”们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式的人物。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很要紧的一条那就是要注重积累。积累多了,其中自然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同志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http://www.pep.com.cn/

(江苏 高林生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2、3期)
标签:教学论文 说解七字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说解“七字诀”——学习《新大纲》所想到的——说
下一篇:说解“七字诀”——学习《新大纲》所想到的——读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