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92
标签:
教学设计
第6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6册教学设计
《争论的故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语:(齐读、指名读)
充饥 争论不休 评理
可惜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2、这个故事中谁和谁争论?为什么争论?你能用上这些词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1)学生同桌练一练。
(2)指名讲。
3、过渡:
那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看课文,听录音,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气。
二、精读训练第一部分。
师述: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呢?出示句子。
1、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体会:哥哥不以为然的语气,弟弟不服气的语气。理解:不以为然
(出示:谁能找准“然”的解释)
2、小结:
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过渡:
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什么词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通过讨论板书:争论不休
出示:(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劝阻你能找准“休”字的解释吗?
4、引读第4、5自然段。
(1)他们到村里找人评理,大家建议说-------(生读:“你们把……两全其美了吗”)理解:两全其美
(2)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可惜------(生读:“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理解:无影无踪齐读句子。
(3)当兄弟俩发现大雁不见踪影后,会说些什么呢?想像一下。
5、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像得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大家来练一练。
(1)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
(2)学生上台表演。
(3)学生评价。
6、过渡:同学们演得真不错,故事听到这儿,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讨论。
三、精读训练第二部分。
1、同桌互相讨论感想。
2、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3、师述:大家真聪明,有这么多的想法,编书的叔叔已经把这些想法录到书上了。出示句子:(略)分别请4名学生朗读句子,从中弄清:
(1)他们“笨”在哪儿?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他们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4)与其这样下去,还不如……(学生自由说)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味品味。
5、谁能告诉大家,这儿最后用上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师述:大家理解得非常好,从这个故事引发的这些感想,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出示:无论做什么,都要抓住时机,关键在于先做起来!学生齐读。
6、引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生:赞许的目光)板书:听
赞许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四、总结课文。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分角色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好吗?老师就是文中的盛老师,你们当然就是同学们,开始!
五、布置:
作业课后4。
标签:
教学设计
第6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6册教学设计
争论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争论的故事》(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下一篇:
剪枝的学问(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