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5533  
标签:教学设计 第11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1册教学设计
《学与问》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一、复习导入

师: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是“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那么,你能告诉我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打开课本,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1.指读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2.再指读 提出要求:请在座的同学边听边想,对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齐读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语言过渡:看来啊,学习的时候,“多问”真的很重要。课文中的小哥白尼就是一个非常爱问的人。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哥白尼吧!

1.你们了解哥白尼吗?

学生交流(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学生交流了课外的知识,教师相机渗透学习方法:你搜集的资料真有价值,学习语文,就要这样。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还要补充课外知识。学习搜集课外资料,这也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

鼓励学生接着交流。(谁再来补充?多会补充阿!)

2.你想过吗?哥白尼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和他小时候的习惯分不开的,那就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

3、出示第一句话。指读 师:请其他同学仔细听,他读的怎么样?把非常喜欢问的语气,读出来

4.谁再来读?其他同学思考,哥白尼小时候是怎么问的?

(经常、缠)

师:从这两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语言过渡:是啊,缠字我们可以看出小哥白尼喜欢刨根问底,有着不懈探求的精神。小哥白尼,你愿意缠一缠么?

(出示小哥白尼的问题)学生缠了以后,相机表扬:你真会缠!你很会缠!

5.师:你有没有发现,小哥白尼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吗?

生: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问题

学生找到规律以后,继续追问:小哥白尼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谁再来缠一缠?(通过换位思考和情境,让学生理解课文上的省略号)

相机表扬缠得好的学生:你缠得真棒!

同时渗透学法:你看,一个省略号,就能引发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读书,就是要抓住字、词、句、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

6、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经常问,才能取得成功)

7、师:通过小哥白尼的好问,你们第二次读这句话的时候,相信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指读

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应该突出“问”字)师:小哥白尼这么的好问,难怪你这个问读得这么重呢!再读,谈体会。

生:知识不仅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

生:知识不但是学来的,而且是问来的。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师:是啊,小哥白尼的知识不仅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可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遇到问题又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笔圈划出关键的字、词、句。静思默想2-3分钟的时间,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

谁来谈谈?你先读一读你自己划出的字、词、句,再谈谈你的感受,好么?

相机指点。主要的知识点:

(1) “能者为师”学生交流字典上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这段话中,找到什么叫能者为师。

相机渗透学习方法:同学们,理解一个词语,我们除了请教字典这位老师外,我们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到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解释词语的方法。

(2)由“能者为师”你想到了哪些句子?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你现在明白了能者为师的道理,请你再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想一想 谈谈体会

五、教学第四自然段

语言过渡: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那我们再看看沈括是怎么学知识的?

(1)指名读。

(2)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有什么疑问?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

1. 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理解

师:大伙想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指点:问。问谁呢?——能者为师。

交流:抓住“始”和“尽”这两个词语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然后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四月间山下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刚刚盛开)

2.了解《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3. 山上的温度为什么比山下的低? 学生交流网上查到的知识

相机表扬,渗透学法:真棒!同学们,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当别人也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上网,拜电脑为师,这也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 兴许不明白 对于妈妈的回答沈括有没有满意?他是怎么做的?再读课文,理解自己上山观察后得到了答案。

渗透学法:哎呀,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当你无法判断答案是否准确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在实践中考察,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全文阅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沈括学习的时候有了疑问,多观察,多思考,后来才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这时候,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再谈体会。

六、教学第五自然段

1、是阿,同学们,你们看,无论是哥白尼小时候的好问,还是沈括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这些都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这样啊,更能够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确实,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课文最后一节总结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自读。指名读。

指点:把红色标出的词语读得更好些。

练读。指名读。齐读。

七、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想你们一把金钥匙。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老师出示有关好问名言的小卡片)指名读名言。

老师已经做成卡片,想要吗?说一说想要的理由!希望它永远伴随你,激励你学习,成为你的座右铭。

其实,你们也可以自己做,如果要送给你的朋友,学了今天的课文,你想写些什么呢?学生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话 。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还要注意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教学设计 第11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1册教学设计 学与问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与问(教学设计)
下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