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85  
标签:教学论文 综和教学论文
谈谈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网友来稿)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

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都是通过间接习得的途径获得的。而阅读就是间接获得最为主要的方式,是获取知识最为主要的途径。一个人会不会阅读决定他知识掌握的多少和信息获得的快慢,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他的成功与否。可见阅读的作用之大。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广意上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如何落实这课堂之外的学习呢?

一、一滴水映射出一片海。

教材上精选出来的课文就象一颗颗晶莹的水珠,而这滴水珠的背后是小河,是大江,是海洋。这江河就是与每篇课文相关的文章或知识,这海洋就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所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知识。这江海需要教师指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我们应该从这例子出发,把它当作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我们在学习每篇课文时,可以把相关的文章指给学生,相关的时代背景,名篇名文,甚至是整本书。在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中,有不少名篇节选,如《草原》摘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少年闰土》摘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蟋蟀》选自法国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等。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把原著指给学生,让学生课外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文章的全貌,丰富了知识,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能更全面地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学习准确、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名著有着非凡的、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学名著,不但能从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从品德上受到影响,受到教育。学生名著看多了,慢慢也就会有一些欣赏名著的能力了。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再见了,亲人》、《军神》、《金色的鱼钩》这一类的课文,如果学生不了解时代背景的话,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阅读是课堂必要的延伸。教材的选编越来越注重古代文化的分量,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这浩瀚的五千年文化的学习得益于老师的指引。在学习李白的诗时,可让学生制作关于李白生平的手抄报或李白诗展,也可让让学生去学习唐诗,欣赏唐诗;学《女娲补天》时,可指引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我们要让学生爱上并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教师自己就要去爱,去讲,去指引。

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引,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在课堂上,不仅仅是针对课本,我们应该从这一滴水珠出发,把这滴水珠映射出的知识海洋指给学生。

二、关注兴趣,指导方法,让知识的海洋激荡欢乐的浪花。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的阅读材料。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郑渊洁童话》等畅销书,让他们选择。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这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有些孩子自小就对经典有特殊的喜好。我曾经见到一个六岁的孩子整天抱着注音《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足见经典并不是高深的,孩子学不懂的。现在很多事实证明,六岁以下的孩子诵读经典,不但能朗朗上口,还能记忆背诵,经久不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应该指引给学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好的阅读材料已经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要知道孩子的热情是不能较长期保持的。大多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榜样更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学校和家庭都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耳闻目睹,孩子自然也会是爱读书的。其次,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一本书,孩子翻了三页就不感兴趣了,你不能再强迫他一定要看完;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着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你不能因为它不在你的推荐范围之内而横加阻挠,你应该想想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是不是有它可取的地方,万一它真是儿童不宜的话,那你就更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引导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

另外,有的孩子喜欢看注音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有图画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原著,有的孩子喜欢看有解释和评价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好,也许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有的孩子有可能连读懂意思都感到吃力。这些,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差异,不要动辄棒喝,也不要过份赞赏。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事,让知识的海洋常常跳跃着他们因阅读有所收获的欢快的浪花。

三、持之以恒,小溪汇成海洋。

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身学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坚持。我们可以用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我觉得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单靠简单的表扬、奖励是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目的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面爱上阅读,愿意阅读,才能爱不释手,才能渐成习惯。因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可以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我读了……”的活动。每天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我们的活动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坚持多长时间。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开展:“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小溪终将能汇成海洋。

课外阅读的延伸,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作者邮箱: ccl1125@126.com
标签:教学论文 综和教学论文 谈谈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网友来稿)
下一篇:《家乡的特产》(品德与生活)(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