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家乡的桥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范文15篇(五年级)
[2019-09-26] [阅读次数:68]
二十年后的家乡范文(1) 燕子飞来了,用轻捷的身影,剪下一片湛蓝的天空,衬着一垄一垄绿油油的麦田,绘出了一副美丽的水彩画。这时,我听到了一阵说话声。 蓝天小姐高兴的对我说话:啊,你快看啊,我以前脸上的黄褐斑不见了,太好了! 花姐姐也说:对呀,此刻,人们都不乱摘...
『
阅读全文
』...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范文作文四则(五年级)
[2019-09-26] [阅读次数:20]
二十年后的我 二十年后的我已经不是一个学生了。我长大了,是一名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名医。 瞧!对面的那位年轻的医生正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问着一位病人的身体情况。她那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脸上没有化妆,但自然的美却掩盖不住,身穿白色大衣,简直就是个天使。她是谁?她就是二...
『
阅读全文
』...
《赵州桥》教学反思两篇(三年级)
[2019-02-09] [阅读次数:34]
《赵州桥》教学反思(一)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且不乏生动,它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构造特点,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首先,以简驭繁,为学生理解课文重点...
『
阅读全文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课文原文阅读
[2019-01-18] [阅读次数:31]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
『
阅读全文
』...
《介绍家乡的景物》教学反思(三年级)
[2018-12-13] [阅读次数:10]
继口语交际研究课失败之后,心中一直有个结,想好好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弥补口语交际课留下的遗憾。焦虑着、尝试着在组内请组内的几位教师听过几次试教后,认真的修改写下详案,向蒋主任请教后对教案作了很大的修改,执教了第二次研究课。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悬在心中很久的石头落了地,(生出许多)自觉连走路的脚步也轻...
『
阅读全文
』...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教学反思(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018-11-28] [阅读次数:14]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板栗(学生习作)
[2017-01-06] [阅读次数:69]
东兰县同乐小学 周爱蒙 “第一家针店,第二家皮店,第三家纸店,第四家肉店”这个谜语,你知道吗?它说的是板栗,而我的故乡——东兰被饮誉为“板栗之乡”。 最惹眼的是看板栗。白露过后,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如果这时候,你到我的家乡东兰山坡去跑一趟,就能看到山上山下,村千村后的板栗树上,...
『
阅读全文
』...
《桥》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
[2016-11-05] [阅读次数:107]
中心小学 陈小文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本文作者以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
『
阅读全文
』...
爱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桥梁 (德育随笔)
[2016-10-20] [阅读次数:289]
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中心校 郑春霞 我班有一个叫汤志伟的孩子,由于从小被家人骄纵惯了,因此,脾气比较暴躁,到处惹事生非。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甚至孤立他,这就更刺激了他,他变本加厉,不仅经常打架,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以此来引起大...
『
阅读全文
』...
花桥学校经典诵读和道德模范主要事迹活动记录表
[2016-09-28] [阅读次数:29]
2015年(班)级:三(2) 活动时间 2016.2.29 活动地点 二(2)班 组织者 陈德汉 参加人数 31 人 活动主题 春望 活动内容 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3、教师领读;4、学生齐读; 5、学生背诵。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阅读全文
』...
花桥学校小学部302班“六一”活动方案
[2016-09-28] [阅读次数:61]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气氛,切身体会节日的快乐。 2、增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与孩子的融洽。 3、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2016年6月1日上午302班 三、活动准备: 1、班级装饰物若干。 2、以“六一”为主题墙刊展。 3、包饺子相关材料...
『
阅读全文
』...
搭建师生间的那座桥 (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2016-06-25] [阅读次数:190]
彭菊红 从教两年多来,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奉行“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在学生面前总板着一副说一不二面孔,看到每一个学生总是规规矩矩,心里好像特别有成就感。然而,在一次检查日记的过程中,我所谓的“成就感”被击的一塌糊涂。日记是这样的: “亲爱的彭...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公园 作文指导(三年级下册)
[2015-11-21] [阅读次数:208]
我家附近有个小公园,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却独爱夏天的公园。 早上,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走进公园,你瞧!花花草草都沾满了水珠,一颗颗水珠晶莹透亮,在花瓣上、草叶上快活地滚来滚去,哦!昨夜雨姑娘悄悄来过,把一滴滴甘露馈赠给这广袤的大地。草地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得那么动人,五...
『
阅读全文
』...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
[2015-10-21] [阅读次数:136]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着。 1、整个课堂能够牢牢立足文本,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仔细品味语言,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激发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去体味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并且模仿课...
『
阅读全文
』...
诗歌——《我爱我的家乡—南和》 (四年级)
[2015-10-12] [阅读次数:62]
白云在蓝天里悠闲的飘荡, 小鸟在森林里愉快的歌唱, 鱼儿在小河里快乐的玩耍, 树木在大地上茁壮的成长, 贝壳在海洋里慵懒的微笑•••••• 而我们,在地大物博、风光秀丽的南和——简单却充实的生活! 南和的人, 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他们...
『
阅读全文
』...
入情入境细揣摩,人文精神展风采——《桥》教学反思 (五年级)
[2015-05-19] [阅读次数:123]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小 覃柏洲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小山村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一位老村党支部书记却站在桥头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
阅读全文
』...
赞赏---架起师生间的桥梁
[2015-04-28] [阅读次数:142]
从刚踏上三尺讲台起,我就暗下决心,把“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当做育人目标。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从中感到赞赏时师生间的桥梁,他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 一、值得赞赏 赞赏他,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让人感到愉悦,才能传递出快乐...
『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 教师随笔
[2015-01-24] [阅读次数:192]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
『
阅读全文
』...
我为家乡添绿色 学生作文范文(三年级)
[2014-12-10] [阅读次数:216]
年吉柳 春天的一个上午,我和爸爸回了一趟老家。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家后面的山坡上去玩。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去年爷爷种的小树比我还高。哎呀,不好,有几棵小树枯死了,怎么办呢?哈哈,有办法啦! 我让爸爸买来小树苗,带我到山上去补种,把枯死...
『
阅读全文
』...
用爱架起学生心灵的桥梁 (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2014-11-27] [阅读次数:215]
咸丰县丁寨乡中小学&...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小溪 学生作文范文
[2014-09-13] [阅读次数:127]
白泉小学 五年级(3)班 唐小琴 指导教师:罗毅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四季常青、风景迷人。我最爱的...
『
阅读全文
』...
美丽的南和,我的家乡 教师随笔
[2014-05-17] [阅读次数:169]
——南和县闫里学区段村学校 白芬芳 美哉,...
『
阅读全文
』...
《画家乡》 备课资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2014-04-24] [阅读次数:174]
早听说一二班的小朋友最热情了,今天曹老师带来了几位好伙伴,看看吧。 出示5个孩子的图片。 认识吗,叫叫他们的名字吧。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出示句子: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谁来说?师板书:...
『
阅读全文
』...
家乡,那片玉米地 教师随笔
[2013-04-16] [阅读次数:135]
眼下,大田里的玉米已长到齐人高了,样子甚是俊美。叶子不柔不刚,婆娑而婀娜;腰身不卑不亢,挺直而俏立。有的玉米缨儿已露出头儿,有的鼓鼓待破。风起了,玉米摇曳着,霎时,叶儿变成了她的衣袖,翩翩挥舞起来了,但她的身子依然沉稳,一任风儿的潇洒。 就是这时节吧,我的当教师的本家大爷去世了。 事后听...
『
阅读全文
』...
岳阳的桥——少先队员牵手社会大队活动案例(五年级下册)
[2013-04-10] [阅读次数:281]
岳阳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 陈党荣 谭海燕 基本情况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现有65个中队3697名少先队员。学校少先队工作以“小手牵大手”为学校德育品牌,开展了少先队员牵手家庭、牵手社区、牵手社会的系列活动,让队员们在家庭、社区...
『
阅读全文
』...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架起创造思维的桥梁
[2013-01-12] [阅读次数:406]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有趣、快乐活泼的。有了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空前的高涨,就会是学习为自己的需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我们就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要想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懂得“尊重是学习的动力”。每个学...
『
阅读全文
』...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学生作文范文
[2012-12-13] [阅读次数:326]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看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飞夺泸定桥》讲的是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那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情景: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
『
阅读全文
』...
童心搭起卫生桥 主题班会稿(三年级)
[2012-11-02] [阅读次数:225]
教育目的: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作好个人、班级、学校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努力共创一个洁净的家。 活动准备: “八戒”头饰、快板、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 各小队清点人数,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
『
阅读全文
』...
《飞夺泸定桥》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
[2012-10-30] [阅读次数:332]
民办育红小学 朱丽华 《飞夺泸定桥》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课文围...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小路变了 (六年级下册学生作文)
[2012-10-08] [阅读次数:362]
家乡的小路变了 高高低低的小路;雨天一片泥泞的小路;晴天风土过扬的小路……啊!多么普通的一条乡间小路啊!我那淳朴的故乡人祖祖辈辈都走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 村口的那排松树便是个家的起点,也是小路的起点,小路从一排松树下向前延伸,弯弯曲曲的如同...
『
阅读全文
』...
心是沟通的桥梁 ——浅谈班主任和学生的情感
[2012-06-04] [阅读次数:910]
内容摘要: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立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需尊重、热爱学生,并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恰当地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关爱、尊重、理解、欣赏的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学生作文范文及教师点评)
[2012-05-23] [阅读次数:1838]
瑞安市实验小学 四(6)班 叶萌 “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你能猜出它说的是什么吗?哈哈,是我的最爱早点——粽子。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妈妈要带上我去实地探访家乡的粽子。 呀,粽子可真是无处不在。小摊上,早点店里,超市柜台上,都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粽子。小巷里,...
『
阅读全文
』...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苏教版六上第五单元作文导写 作文指导(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2011-12-07] [阅读次数:12178]
【接受指令】 同学们,大家一定看过了沈平平同学写的《银杏树》,他写得多好啊!不但介绍了银杏树的另一个名字——白果树,还介绍了它的形状奇特的树叶。他还通过查资料,知道了银杏树的价值和它的寿命:银杏树可活千年,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活化石”啊! &nbs...
『
阅读全文
』...
架起“课外访万家”连心桥 ——家访情况报告 教师随笔
[2011-11-16] [阅读次数:4361]
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乡石人坪小学 家访时间:2011年10月16日 家访地点:刘家湾 家访对象:所有刘家湾在校学生 家访教师:杨作山 本次家访,采...
『
阅读全文
』...
可爱的家乡 学生作文范文(苏教版六年级)
[2011-11-07] [阅读次数:273]
高邮市汉留小学六(3)班 陈 敏 “高邮湖啊,清悠悠,鱼米之乡织锦绣……”吃过晚饭,我和姐姐哼着《高邮之歌》,借着朦胧的月色,跟随叔叔一起去海潮大桥观赏夜景。 海潮路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店铺灯火辉煌,大路两旁的霓虹灯闪烁着柔和的五彩斑斓的...
『
阅读全文
』...
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 作文指导(教科版四年级第七册)
[2011-10-02] [阅读次数:726]
目前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这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小学作文怎么写?”这得从怎样引导写作文开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锻炼学生写作文的勇气,将学生这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也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作文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难...
『
阅读全文
』...
我的家乡 学生作文范文(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2011-08-19] [阅读次数:946]
我的家乡汕头,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绮丽,礐石风景区,观海长廊……引来了无数中外游客。 礐石风景区与汕头市区隔海相望,碧波万顷的海水使礐石风景区尤如浮动在大海之中的大型山水盆景,极富诗情画意。礐石山上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岩洞...
『
阅读全文
』...
我的家乡(学生作文范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第八册)
[2011-06-26] [阅读次数:1007]
我的家乡 四年级8班 吴明睿 我的家在开县。这里没有江南的瑰丽秀美,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热闹,没有高原林海的壮观景象,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切细微不显眼的事物,却都让我时时震憾。因为,我是开县人,我热爱这片赤热难忘的土地。 清...
『
阅读全文
』...
遭遇无法生成——《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308]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酷爱古文,也做过古代汉语老师的追星族,所以对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四首》,我成竹在胸。课程的进行也的确如此,学生通过画面感知到了《山行》一诗中深秋山林色彩明艳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到了《江雪》作者那份千万孤独的冷寂以及寒江垂钓的人格力量。听到学生的精彩回答,我不禁欣欣然起来,满怀...
『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教学随笔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272]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
『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说课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267]
说教学内容 《枫桥夜泊》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它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 说教学目标 本诗所在的第六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
『
阅读全文
』...
张继和《枫桥夜泊》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21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张继一生,仅以此诗流传后世,但仅此一诗,已足够使他名传千古。 一千两百多年前,张继进京赶考,和天下每位学子一样,总希望那段「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岁月能得到报偿,总希望「一举成名天...
『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里的寒山寺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163]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距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传说到了唐代贞观年间,因高僧寒山由天台山到这里作住持,所以改名寒山寺。当时寺内有一口大钟,以声音洪亮闻名于世。自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问世以后,寒山寺更为人们所熟知。 张继...
『
阅读全文
』...
《枫桥夜泊》教材解读 (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28] [阅读次数:291]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段趣事。他说,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应试落榜以后写的。他虽然科场失意,却因这首诗而名传千古、蜚声海内外,而科场得意,甚至是中了探花、榜眼、状元的人却没有多大出息,他们所写的...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04] [阅读次数:733]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
『
阅读全文
』...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2011-03-04] [阅读次数:257]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
『
阅读全文
』...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册)教学反思全集[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舟过安仁|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再见了亲人|桥|梦想的力量|将相和|景阳冈]
[2010-12-12] [阅读次数:4096]
1、草原 教学反思:1、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领...
『
阅读全文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2010-11-28] [阅读次数:10988]
福永中心小学 文领祝 翻阅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两种类型:一是精读课文,二是略读课文。到了五年级几乎每个单元精读课文的篇数与略读课文篇数是同等的。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把较多时间花在精读课文的钻研上,略读课文只是随便讲讲就算...
『
阅读全文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2010-11-26] [阅读次数:7932]
张磊 一、 解读课题 1、说说海峡这个词的意思。 2、桥具有连接的作用,那么课文中的这座桥把谁连接在了一起? 3、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4、解决问题:桥把谁连接在了一起? 小钱——青年 ...
『
阅读全文
』...
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桥梁(教学反思)
[2010-10-27] [阅读次数:965]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句话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写照。在90年代,我读«小学语文教师»中许多名家教师都以此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重方法,学词、学句、阅读的方法,我对此颇有同感。在教学中,我常把方法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学会自学,这也许就是老师...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