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复习

阅读:530  
标签:人教版 四年级 期末复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0]
2005-2006学年度上期七册课内阅读试题
七册课内阅读
重庆市綦江县通惠中心小学 彭裕
根据课文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学习了( )的珊迪,( )的欧阳海,( )的指导员,( )的江总书记,( )的沃尔特。詹森,( )的科利亚,( )的黄继光,( )的鲁迅。( )的狮子爱尔沙。
2、通过本册书的我们学习了
《钓鱼的启示》我懂得道理
学习了《长城砖》懂得了
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懂得了
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懂得了
学习了《打赌》懂得了
学习了《高大的皂荚树》懂得了
3、通过本册书的学习我们游览了( )的颐和园,( )的珍珠泉,观赏了( )的钱塘江大潮,( )的皂荚树,( )的瀑布,卢沟桥( )的狮子。

(一)、阅读《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7分)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 )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 )在石柱上,好像朝( chao zhao )着远方长吼;有的(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 )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 cang zang )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 );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 )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3分)
2、给带点字选择括号内的正确读音。(2分)
3、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大概( )( ) 淘气( )( )
4、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短文围绕这个意思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的。(3分)
5、文中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用“ ≈≈≈≈ ”划下来。(2分)
6、你还能想像出哪些形态的狮子?请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写出三种以上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三味书屋》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60分)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 熟)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ben ben)走于当(dang dang)铺和药铺(pu pu)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 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 历)地对他说 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 静静地 悄悄地)回到座位上 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 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 ,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 豪)不松(弛 驰)地奋斗了一生。
1、在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8分)


浏览完整试题3、给文中没标点符号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9分)
4、写近义词:(8分)
料理( ) 严厉( ) 奔走( ) 松弛( )
5、这段话写了“早”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把这段话分为三层。(6+6分)
6、“从那以后”是指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坚定的信念”是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8、请用“像……又像……”写一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刻在书桌上的刻是指 刻在心里是指
三、阅读《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60分)
书屋( )挂着________,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是______________,一张_________,一把__________,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 ),________那张在(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1、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6分)
2、在文中四个括号中按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方位词。(12分)
3、在文中的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写出三味书屋内的陈设。(16分)
4、请你仿照这段话,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我们教室的陈设和布置。(26分)
我 的 教 室

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于药铺之间。(几乎奔走说明了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指的是什么?你从“默默地”“深深地”体会到什么?)

理解词语:
兴高采烈
振奋人心
争先恐后
完整无缺

先填空,再说这样写的好处
1、战士们屡次攻击,都被比( )的枪弹压了回来。
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 )一样射过来。
3、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 )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4、战士们像( )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的敌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文中用具体数字 来说明长廊的 特点。(4分)
2、在文中划线句子中用“·”标出动作词。(3分)
3、“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不但说明画 ,而且体现了我国 和 。(6分)
4、作者为了写出长廊的美,主要写画和花,用“—”“-----”分别划出相关的句子。(4分)

5、文中哪个词可看出游人的心情舒畅( )。(2分)

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葱郁(cōng chōng)  琉璃瓦(lí li)  痕迹(jì ji)
2、这个短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文中的第______________句中看出来的。
3、用“∥”将短文分为三层。
4、画线句子的前半句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后半句是用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
登上万寿山……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3.模仿“隐隐约约”写六个词语。

4.这一段主要讲
(二)五彩池二自然段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1. 这段话从哪几方面描写五彩池?
2. 文中的“宝石”指的是什么? -
3. 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4.
5. 说说最后一句话写的好么?为什么?

6. 最后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四)爬山虎的三自然段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 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是
2. 这段主要讲什么?
3. 画画爬山虎的脚。

(五)
默写《绝句》杜甫


1. 诗人采用了的手法,诗中的 对 -。 对 。对 。
2. 绝句的特点是:用了 手法。
诗中三、四句的含义是:

(十)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 ) ( )---( )
2.用一个成语归纳全文是:----------------------------
3.联系你的学习情况谈谈你学了这个故事后会怎么做?
(十一)
黄继光( )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 )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1.他是在( )的情况下提出请求的。
2.“愤怒”一词表达了
3.“坚定”一词表达了
(十二)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规定的时间”指的是什么时候?
2.指导员为什么着急?
1. 找出黄继光堵枪口的动作的词,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最后一句中“像海涛一样”能否去掉?为什么?

(十四)
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
1. 用∥将这部分分成两个部分。
2. 各用两个字来归纳这两部分的内容。( ) ( )
3. 抄出一处比喻句。

(十六)


展开余下试题 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有的像( )。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
),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 ),( )。
1. 用~~~画出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第一句与后边几句是( )关系。先讲( ),再讲( )。
(十七)
潮涨落,月盈亏,幕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1).1、2句分别是什么对什么?( )对( ) ( )对( )
(2).4、5句分别是什么对什么?( )对( ) ( )对( )
(十八)
捞铁牛要先摸清( ),再准备( ),船里( ),跨在两只船上,又请人带了很粗的绳子( ),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读了这段话,你想用哪一个成语来形容和尚呢? 这是一个( )的人。
(十九)
“伙伴们,今天我不光( ),还懂得了( ),我们(
),步子也在( )。周围的一切,( )?”
读了这段话,你觉得科利亚说的对么?联系生活,谈一谈。
( )
(二十)
长城砖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它们十分羡慕那些盖起了一幢幢高楼的红砖…… 用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长城砖。 ( )
(二十一)
按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退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1.这段话是按( )的顺序重新调整的。它主要写( )。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把( )比作( )。
(二十二)
默写《望庐山瀑布》:( ),( );( ),( )。
1.诗中流传已久的名句( )。
2.用~~~画出比喻句。
3.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描写了( ),赞美了( )。
(二十四)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刹时,潮头奔腾西去……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在( )内各填一个字。 潮( )潮( ) 2.第一段分别写了潮的( )和( )。
3.第二段先写江面怎样?再写江面怎样?分别用两个成语归纳。( ) ( )
4.这两段给人什么印象?用一个成语表达。 ( )
(二十五)
转眼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 )的孩子早已是( )一位( )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 )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 )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
)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 )我的话:
文中加引号的“鱼”是指:( )
。作者受到诱惑,收下那“鱼”了吗? ,因为

(二十六)
1.小珊迪为什么一再纠缠、,非要“我”买他的火柴? ( )
(1)他不懂礼貌。 (2)他饱受饥寒,需要钱买东西。(3)他想逼人买火柴好多赚点钱。
2.大家都写上沃尔特.詹森的原因是( )
(1)大家都爱他。(2)他把自己的名字先写好,再放进箱里。(3)有人暗中做了手脚。
(二十七)
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文中的美好品质指的是什么?

(二十八)
高尔基在信中说,儿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你能用两个字的词语形容给与拿的意思么? 给就是( ),拿就是( )
2.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
---------------------------------------------------------------------------------------------------------------------------
(二十九)
默写《清平乐》:


1.诗中写了哪些人( )
2.这几个人分别在干什么?( )
(三十)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1. 这段话先写 ,次写 ,后写 。
2. 这种玻璃的特点是:

造句:……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三十一)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还有的 ,被大狮子

1. 用——划出写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用~~划出作者依据看到的事物所作的想象。
2. 用“……有的……好像……”描写“天上的云”。

欧阳海健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呼拉拉地飘起,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
1. 你体会到什么?
2. 你想对欧阳海说些什么?

(三十八)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 )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 )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1. 用~~~画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
2. “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数量词和省略号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说明黄继光是:
3. 看到黄继光的表现,请你说几句敬佩他的话
标签:人教版 四年级 期末复习
相关:关于“2005-2006学”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0]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栏目导航:语文论文语文教案语文试题语文备课中心语文课件音像素材作文素材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论文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