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毕业会考
阅读:2486 2017年06月15日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毕业会考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86]
芜湖县花桥学校2017年小学毕业班语文毕业模拟检测卷
芜湖县花桥学校2017年小学毕业班语文毕业模拟检测卷
条形码粘贴区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本页右上角填写座号(准考证末尾二位数或三位数)
2、请规范使用书写工具,注意你的书写习惯,答题时不得使用涂改液、改正纸和透明胶。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相应位上,不要漏答,不要答错位置。
4、请同学们认真书写,卷面分5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字词。(5分)
xián shú pái huái shū jí chú chuāng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 ) ( )
zhāo lái fěi cuì wéi qún jī xiè jiàn wēi zhī zhù
( ) ( ) ( ) ( ) ( )
2、判断,在书写全对的一组题括号后画“√”,有错误的在题括号后画“×。(2分)
1.不知所措 相貌堂黄 千钧一发 暴风骤雨 ( )
2.残忍虐杀 风华正茂 落荒而逃 肃然起敬 ( )
3.逢拥而至 死得其所 触类旁通 积劳成疾 ( )
4.养尊处优 闻所未闻 游守好闲 饶有趣味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搭配,用“√”标出。(3 分)
恐怖(袭用 袭击) 感情(脆弱 虚弱) 教训(惨痛 猛烈)
振奋(斗争 斗志) 意志(稳重 顽强) 简陋(帐篷 生活)
4、根据提示写成语。(2 分)
1.意思是: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
2.成语中含有反义词。( )
3.成语中有叠词,形式为AABC。( )
4.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
5、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8分)
1.人们常用杜甫的 “ ,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 ”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
3.现人常用清代郑燮的“ , ”一句诗来表现自己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4.我们即将毕业,请用王勃的诗句与好朋友共勉“ ,
。”
浏览完整试题
6、改写句子。(4分)
1.随地吐痰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人。(修改病句)
2.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改为陈述句)
3.用“骄傲”一词写两个不同的句子。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7、补全课文内容、名言警句或根据提示填空。(6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一人虽听之, , 。
②.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 , 。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④.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人物的课文,一提到神机妙算,你一定会想到 ;一提到杰出爱国,你一定会想到 ;一提到美丽、庄重,你一定会想到 ;一提到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你一定会想到 ;一提到项带银圈的少年,你一定会想到 。(填写恰当的人物名字)
8、知识梳理(5分)
1. 小学语文课本共计430篇课文,主要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 )和应用文。说明文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2.小学阶段要求必须学会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就是要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 )。
3.六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掌握的主要修辞方法有比喻、( )、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
4.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00万字,阅读材料主要有( )、寓言、故事、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等。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6分)
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词的意思。(3分)
①九州: ②抖擞:
③不拘一格:
2、诗中“风雷”和“万马齐喑”这两处用了比喻,“风雷”是比喻 ;
“万马齐喑”是比喻 。(2分)
3、诗中至今传颂的名句是: 。(1分)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7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以上片断选自《 》 , 作者是 。(2分)
2.作者描写元宵的灯,着重写了灯的 多和 多。(2分)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在课文中起到
的作用。(1分)
4、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2分)
林冲 贾宝玉 宋江 武松 林黛玉 薛宝钗
①属于《水浒传》的有: ;
②属于《红楼梦》的有: 。
(三)阅读。(17 分)
西湖的“绿”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ɡ zōn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展开余下试题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 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ī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 分)
2、按要求写出描写“绿”的成语。(3 分)
表示绿得颜色浓: ;表示绿得时间长: ;表示绿得面广: 。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字词。(4 分)
(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4 分)
(1)短文通过描写 、 、 、 、 几处的“绿”,表现了西湖的盛景,表达了 。(3 分)
(2)在花港观鱼,作者目睹了一种绿,那是 。(1 分)
5、细读第 2 自然段,回答问题。(4 分)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⑵这一自然段写出西湖怎样的特点?
三、作文(共30分)
小学毕业了,学习还会继续;童年过去了,成长还会继续;同学分开了,友情还会继续……夏天,是一个告别的季节,在离别的歌声中,我们不得不与过去的六年挥手作别。可是也有很多东西,并未因此而结束,它们必将一直继续下去。
请以“ 还会继续”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文;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③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 字。
题 目 :
上一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下一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期末复习小练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毕业会考
相关:
关于“芜湖县花桥”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86]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