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练习
阅读:2032
标签:
人教版
四年级
课文练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2]
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同步练习
(一)学习古诗词
1. 学习方法
①初读诗词,疏通文字 ②细读诗词,理解词句 ③朗读诗词,体会情感
2. 分析
《独坐敬亭山①》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 。
[理解词语及句义]
诗意:
。
[理解诗意及诗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背景知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词义]
查找有关资料,理解字、词意思。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④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译文]
洞庭湖中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浏览完整试题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理解词义]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辨析
思考:三首诗各自描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首诗写的是 。
第二首诗写的是 。
第三首词写的是 。
三首诗词都写 、 ,但写法上不同,第一首运用 的写法写敬亭山;第二首运用
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水和君山的美丽;第三首妙不可言, 呼应,
词句对仗,反问结束,极富感染力。
(二)学习第2课《桂林山水》
1. 学习生字词
澜 瑕 翡 峦 骆 驼 兀 绵 攀 泰
2. 分析
①看图读文,想想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②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段)
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 ”
“ ”
“ ”
③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段)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
“ ”
“ ”
“ ”。
④山水相映的景象
“ ”
“ ”
3. 借鉴写法:“总——分——总”的结构
上一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下一篇:
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堂练习数学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四年级
课文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四年”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2]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