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毕业会考
阅读:1094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毕业会考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草庙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草庙乡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题号 阅读一 阅读二 习作 卷面分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一、阅读与理解【66分】
阅读一【39分】 槐 乡 五 月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 )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小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家一小罐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 )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 )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拼音填空。(3+2+2=7分)
(1)“戴着花 篮儿 旋儿 大大咧咧的”几个词中,含轻声的有 。
含儿化音的有: 。
(2)“槐乡五月”这几个字按照音序排列之后的顺序是 、 、 、 。
(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组词(5分)
槐( ) 瑞( ) 辫( ) 跨( ) 蜜( )
愧( ) 端( ) 辩( ) 垮( ) 密( )
3、照样子写词语(6分)
白茫茫(ABB) 、 、 、 。坡坡岗岗(AABB) 、 、 、 。
浏览完整试题
嗡嗡嗡(表示声响) 、 、 、 。4、照样子,把下列词语按照表达程度由浅及深排列起来。(2分)
炎热 温热 炙热 排列为: 温热 炎热 炙热
醇香 清香 浓香 排列为:
翠绿 鹅黄 墨绿 排列为:
5、用 在原文中画出描写槐花的语句,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4分)
6、句子练习:(2+2+2=6分)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以上句子中,把槐花比作 ,还比作 。
(2)模仿以上句子写一句比喻句
(3)用“有的……有的……”造句
7、综合填空。(9分)
(1)五月,人们走进槐乡,看到了 ,闻到了 ,吃到了 ,临走时还带走了 。你感到槐乡五月是个 的季节。之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是因为 (3分)
(2)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课文,如: 、 ,学习了许多写景的诗词,如: 、 (4分)
(3)你的家乡有什么花儿?请模仿本文的写法用优美的语句写一写 (2分)
阅读二【 27 分】 顶 碗 少 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展开余下试题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1、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萦绕于心: 歉疚:
2、 成语填空(4分)
补充成语:( )无虚席 轻松优( ) 目不转( ) 惊心动( )
描写各类景色的成语: 、 、 、 。
3、用——在原文中画出描写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场内观众情绪变化的语句(6分)
4、用 // 把文章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三段的含义。(2+3=5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5、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填空(4分)
(1)当少年两次失败时,那位老者上台会给少年说: 。
少年听后会想:
(2)少年转败为胜是因为 。
(3)你想对文中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说:
6、文章主要讲了 。你从中悟到的道理是 : (2分)
7、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写人的课文,如: 、 ,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影响的人是 ,因为 。
课外阅读中,你读到了哪些人物?请把书名与主人公写出来(写出对应的两组) (4×0.5+2=4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习作【30分】
习作一【5分】 应用文
那个顶碗少年来到我们彭阳县了,7月8日晚上八点,他在县人们会堂表演顶碗,请你代你校少队部写个通知,通知你校全体同学按时观看。(最后署名为:“×××少队部”)
&n
上一篇:
一年级11-20的认识检测题
下一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过程性检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毕业会考
相关:
关于“草庙乡中心”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