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
阅读:3963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期末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63]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38分)
一、 读拼音,写汉字。(8分)
qiào lì jìng mì yì rán zǔ náo
( ) ( ) ( ) ( )
kuí wǔ shén shèng ēn cì kū jié
( ) ( ) ( ) ( )
juàn liàn wǎn lián shēn ào ké sòu
( ) ( ) ( ) ( )
wēi xié chuǎn xī táo zuì guī sù
( ) ( ) ( ) ( )
二、 词语填空。(7分)
( )不经心 响( )行云 焦( )不安 浴血( )杀
囫囵( )枣 可见一( ) 津津乐( ) 曲高和( )
上述词语中:
形容音乐的词语有 、
形容神态的词语有 、
与“囫囵吞枣”形式一致的是 、
三、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浏览完整试题
四、 扩词与应用。(6分)
资( ) ( ) ( )
盲( ) ( ) ( )
吉( ) ( ) ( )
请用“革”扩3个词并填入到相应的句子中,使句子完整通顺。
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 )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⑵象鞍散发出一股( ) 、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⑶30年的( )开放 ,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 用“×”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6分)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 )2. “伯牙善鼓琴”与“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中“善”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 )3.“天净沙”、“西江月”、这都是宋词的题目。
( )4.《穷人》这篇小说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
( )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6.《别饿坏了那匹马》与《唯一的听众》都是通过“善意的谎言”表现出人性的善良。
六、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诗句成词语。(5分)
1. 此夜曲中闻折柳,( )。
2. 诚者,天之道也;( )。
3. 惟有(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 ( ),燕山月似钩。
5.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趣味词语:词的意思在不断的发展,如“绿色”一词原本是指草和树木茂盛时的颜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请写出下列词语中“绿色”的意思。(3分)
绿色食品( ) 绿色通道( )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提出并实践着“绿色世博,低碳生活”的理念,请问“绿色世博”中的“绿色”又是什么意思。
阅读理解(32分)
八、 阅读下面的语段或文章,然后完成作业 。
(一) 唯一的听众(节选)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为什么老人要告诉“我”自己是个聋子?(2分)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为什么“我”感觉老人的话如诗般动人?(2分)
3、“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有哪些改变?(3分)
4、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2分)
5、选文中的最后2个自然段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一联系也体现出了“我”怎样的心理过程?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
(二)目 送
龙应台
开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展开余下试题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
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龙应台的文章写的不仅仅是母子、父女之间的感情,而且还有更重要东西在,是什么呢?(2分)
2、“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3、小学时、十六岁时、二十一岁时,“我”与儿子华安在目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细微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分)
小学时:
十六岁时:
二十一岁时:
4、如果把这篇文章分成两部分的话,可以怎么分?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分)
5、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这个什么描写?在这个描写的背后,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2分)
6、结尾处加下划线的这个句子,前面也出现过,为什么要重复?(2分)
7、“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里的“不必追”有什么含义?(2分)
8、学问学问,关键是要学会“问”。阅读本文后,在情节、内容或表达方面也许还有不懂和疑惑,请你提出一个自己的疑惑(不包括字词的意思不理解)。(2分)
习作写话(30分)
九、请从下列2个作文题目中选择1个进行作文,要求通顺、具体、真实,字数不少于500字。
1、原来味道这么差 2、他(她)呀,就是太犟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38分)
一、 读拼音,写汉字。(8分)
俏丽 静谧 毅然 阻挠 魁梧 神圣 恩赐 枯竭 眷恋 挽联 深奥 咳嗽 威胁 喘息 陶醉 归宿
二、 词语填空。(7分)
漫 遏 躁 血 吞 斑 道 寡
表现音乐的词语:响遏行云 曲高和寡
形容神态的词语:漫不经心 焦躁不安
与“囫囵吞枣”形式一致的:津津乐道 浴血搏杀
三、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心里想到的,钟子期必定知道。
四、 扩词与应用。(6分)
略
五、 用“×”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6分)
答案:(1)√(2)×(3)×(4)×(5)√(6)√
六、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诗句成词语。(5分)
(1) 何人不起故园情(2)诚之者,人之道也。(3)民魂是值得宝贵的(4)大漠沙如雪(5)听取蛙声一片
七、 趣味词语(3分)
无公害、无污染(健康); 简便、安全、快捷(优先); 环保、节能。
阅读理解(共32分)
八、阅读下面的语段或文章,然后完成作业 。
(一)唯一的听众(节选)
1.怕我羞愧不敢继续练琴。
2.因为她的话语亲切而慈祥,充满着鼓励。
3.练琴的地点变了,方法变了,心理也变了。
4.老妇人的眼神平静而慈祥,饱含着无声鼓励。
5.因果联系,从沮丧到自信,因为老妇人长时间的鼓励。
(二)目送
1、 人生的过程就是送别。
2、互相衔接,永不停歇。
3、回头看;不回首;不愿同路。越来越独立。
4、以文章中间的“不必追”为分界点,前面写作者与儿子(成长的一代),后面写作者与父亲(老去的一代)。
5、细节描写;感激万里心酸。
6、这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表示强调。
7、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控制或操纵。
8、略
(上述阅读题灵活性较大,有些题可以细分成全对、大半对、半错半对、小部分对,阅卷中可酌情掌握)
习作写话(30分)
九、要求通顺、具体、真实,字数不少于500字,酌情评判。
【评分标准】
基础知识共38分,优秀30分及以上,合格23——29分,待合格22分及以下。
阅读理解共32分,优秀25分及以上,合格19——24分,待合格18分及以下。
习作写话共30分,优秀24分及以上,合格18——23分,待合格17分及以下。
上一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
下一篇:
苏教版牛吃草问题(曙光教育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提高)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期末
相关:
关于“2011学年第”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63]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