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

阅读:2103  
标签:苏教版 五年级 竞赛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提高题
1、根据拼音提示,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kuí        hún           mèi 
①他是一位身材(   )梧,灵(   )高尚,很有(   )力的教授。 
yù                   rǔ                         yù 
②为抵(  )外敌的侵略,邓世昌不(  )使命,以身殉国,受到人们称(  )。 
2、北宋皇帝徽宗赵佶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有一年,他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取仕,你认为以下作品中(   )能胜出。 
A、画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时疾速归来。 
B、画一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 
C、画在春日午后,一个官人骑马归去,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着马蹄翩翩起舞。 
D、画一只大大的马蹄子。 
3、“当他牵着毛驴爬到半山腰时,灯塔突然闪出了亮光,一道巨大的光柱( )过山谷,(   )透浓雾,(   )向黑沉沉的海面。”句中括号里应该填上正确的一组动词是(   ) 
A、越 刺  扑   B、冲 穿 射    C、越 穿 射   D、冲 刺 扑 
4、和“纸上得来终觉浅”、“落红不是无情物”、“删繁就简三秋树”、“问渠哪得清如许”相对应的一组是(    ) 
A、绝知此事要躬行、化作春泥更护花、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异标新二月花、 
B、绝知此事要躬行、化作春泥更护花、领异标新二月花、为有源头活水来、 
C、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异标新二月花、为有源头活水来、化作春泥更护花、 
D、化作春泥更护花、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异标新二月花、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防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C、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D、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就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我们把课堂打扫得整整齐齐。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 
C、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翻腾。 
D、杭州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7、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     )              
A、《水浒传》《孙子兵法》《红楼梦》《百家姓》 
B、《西厢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 
C、《西厢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D、《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8、下列人物哪些属于《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正确的一组是(    ) 
A、曹操  武松 诸葛亮  鲁肃  B、诸葛亮  曹操  鲁肃  孙膑   
C、曹操  鲁肃 孙权   孙膑  D、曹操   鲁肃  孙权  诸葛亮 


浏览完整试题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三足鼎立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同心胁力  
B、风尘仆仆  书生琅琅  千里迢迢  人才济济  
C、自做自受  别具一格  如饥似渴  功成名就 
D、迫不及待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滔滔不绝 
10、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有四种:a、列举的省略;b、说话内容的省略;c、表示声音断断续续;d、表示话没有说完。以下句子中的省略号分别表示的是 
A、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B、场里什么玩具都有:变形金刚、奥特曼、芭比娃娃……(   )
C、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
D、桑娜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11、下列成语不含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 
A、前程似锦 B、呆若木鸡 C、胆小如鼠  D、若隐若现 
12、“鼎”字有四种意思:a、古代一种炊具;b、借指三方面势力对立;c、大,重要的; d、正在。下列各项中“鼎”字的正确理解依次的顺序应是(   ) 
(1)亚洲体育强国,呈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鼎立之势。 
(2)唐朝是我国古代史中鼎盛时期。 
(3)这次你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我当鼎力相助。 
(4)“钟鸣鼎食”体现了古代贵族们豪华奢侈的生活。 
A、a c b d    B、b d c a    C、b d a c    D、d b c a 
14、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他不是简单的训斥我们,而是微笑着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 
B、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C、詹天佑常常要求工作人员,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马虎。 
D、毛主席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是一个文学家。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 危言sǒng______听 ② 眼花liáo_____乱
③ 根深dì______固   ④ 阴谋guǐ_____计
2.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激昂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专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3.古诗词默写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集中写出李白送孟浩然时留恋、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                     》。
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②谦受益,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6.用名著中的人物名称补全下句。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____________三调芭蕉扇。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____大闹五台山。
二、阅读与分析
母 鸡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他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变化的语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中的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你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理解。
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母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苹果皮
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展开余下试题②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答道:“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时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拿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在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两个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简要说说“美好的心灵”的含义。  
标签:苏教版 五年级 竞赛
相关:关于“苏教版五年”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3]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栏目导航:语文论文语文教案语文试题语文备课中心语文课件音像素材作文素材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论文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